正在閱讀:

【獨家】中國核電審批破冰,四臺華龍一號機組今日獲核準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獨家】中國核電審批破冰,四臺華龍一號機組今日獲核準

通過安全評審,這四臺機組即可澆灌核島第一灌混凝土(FCD),正式開工建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9年開端,中國核電正式結束三年零審批。

1月30日,界面新聞記者從華龍國際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一高層領導處確認,中國核工業(yè)集團(下稱中核集團)漳州核電一期項目1號、2號機組,以及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惠州太平嶺核電一期項目1號、2號機組在今日獲得核準。

漳州核電項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境內(nèi),項目規(guī)劃建設6臺AP1000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約750萬千瓦,其中,一期工程建設4臺機組,裝機容量500萬千瓦;惠州太平嶺核電站位于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黃埠鎮(zhèn)境內(nèi),項目廠址規(guī)劃容量為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分期建設,一期建設兩臺。

該人士表示,這兩大廠址此前“四通一平”(四通為施工現(xiàn)場水通、電通、路通、通訊通;一平為施工現(xiàn)場要平整)工作已完成,只待核準。此次獲批后,還需要通過安全評審,之后即可澆灌核島第一灌混凝土(FCD),正式開工建設。

這標志著2016-2018年三年后,中國政府正式開啟新的常規(guī)核電新項目審批。

2018年,中國在建核電項目密集投產(chǎn),但仍未有新開工核電項目。

2018年初,國家能源局出臺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年內(nèi)計劃建成三門1號、海陽1號、臺山1號、田灣3號和陽江5號機組共五臺機組,合計新增核電裝機約600萬千瓦,年內(nèi)計劃開工6-8臺機組。

年初針對已開工核電項目投產(chǎn)的目標已超額完成。

據(jù)界面新聞統(tǒng)計,2018年中國共有七臺核電機組具備商業(yè)運行條件,實現(xiàn)投產(chǎn)。按時間順序依次為田灣核電3機組、陽江核電5號機組、三門核電1號機組、海陽核電1號機組、三門核電2號機組、臺山核電1號機組和田灣核電4號機組。

2018年,三代核電技術在中國密集落地。三門核電、海陽核電采用美國AP1000核電技術,臺山核電采用的法國EPR技術,均為三代核電技術。

相比二代核電技術,第三代核技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先進性,目前主要包括美國西屋電氣公司設計的AP1000技術,法國的EPR技術,中國在引進的AP1000基礎上自主研發(fā)的CAP1400型壓水堆核電技術,以及中國自主研發(fā)設計的“華龍一號”技術。

2016-2018年的三年內(nèi),除福建霞浦示范快堆示范工程外,中國政府未通過新的常規(guī)核電新項目審批。

據(jù)《南方能源觀察》等媒體報道,11月2日,“國和一號”(CAP1400)示范項目——國核示范電站(山東榮成石島灣)一期工程,在經(jīng)過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后正式獲得核準,成為“十三五”期間第一個獲批的第三代核電項目。

界面新聞記者此前向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問詢,回應稱“還沒有收到消息”。

按照此前的核電規(guī)劃,下一批有望獲得審批的核電機組為陸豐、徐大堡、漳州、榮成石島灣核電的各1、2號機組,三門及海陽核電的各3、4號機組。上述機組中,除榮成石島灣采用CAP1400技術,其它10臺機組原計劃均擬采用AP1000技術。但隨著中國自主技術“華龍一號”的推進,漳州核電項目已確定將改用華龍一號技術,徐大堡、陸豐核電的最終技術選擇也有待確定。

2018年3月,界面新聞記者從2018年中國國際核工業(yè)展覽會“華龍核電發(fā)展論壇”上獨家獲悉,漳州一期、惠州太平嶺一期工程已具備年內(nèi)開工條件,并將采用融合后的“新”華龍一號技術。

“這將是融合后華龍一號技術的首次應用。”華龍國際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龍國際)總經(jīng)理徐鵬飛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技術融合后機組功率提高到了120萬千瓦。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總經(jīng)理趙加雪在會上稱,漳州核電廠工程規(guī)劃容量設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建設四臺,堆型采用自主化三代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即華龍一號技術。

華龍一號核電技術,是中核集團ACP1000和中廣核集團ACPR1000+兩種技術的融合,也被稱為“中國自主研發(fā)的三代核電技術路線”。示范工程中核福清5、6號機組于2015年開工建設,中廣核防城港3、4號機組分別于2015年底和2016年底開工。

在國家能源局的主導下,華龍一號技術融合方案自2013年開始進行。2015年,中核、中廣核兩大集團完成第一輪技術融合,福清和防城港兩個示范項目獲批開工;同年年底,中核與中廣核以50:50的股比共同出資成立了華龍國際。

第二輪融合階段隨即啟動,華龍國際負責起草并逐步完善新的融合方案,于2017年7月26日向國家能源局正式上報《華龍一號技術融合方案》,并獲得評審通過,為該技術標準化及批量化建設提供前提條件。

按照方案,融合后華龍一號技術統(tǒng)一采用177堆芯,并統(tǒng)一主參數(shù)、主系統(tǒng)和技術標準。在安全系統(tǒng)方面,則采用“能動加非能動”的設計,提供兩種不同配置由市場選擇。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獨家】中國核電審批破冰,四臺華龍一號機組今日獲核準

通過安全評審,這四臺機組即可澆灌核島第一灌混凝土(FCD),正式開工建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9年開端,中國核電正式結束三年零審批。

1月30日,界面新聞記者從華龍國際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一高層領導處確認,中國核工業(yè)集團(下稱中核集團)漳州核電一期項目1號、2號機組,以及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惠州太平嶺核電一期項目1號、2號機組在今日獲得核準。

漳州核電項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境內(nèi),項目規(guī)劃建設6臺AP1000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約750萬千瓦,其中,一期工程建設4臺機組,裝機容量500萬千瓦;惠州太平嶺核電站位于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黃埠鎮(zhèn)境內(nèi),項目廠址規(guī)劃容量為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分期建設,一期建設兩臺。

該人士表示,這兩大廠址此前“四通一平”(四通為施工現(xiàn)場水通、電通、路通、通訊通;一平為施工現(xiàn)場要平整)工作已完成,只待核準。此次獲批后,還需要通過安全評審,之后即可澆灌核島第一灌混凝土(FCD),正式開工建設。

這標志著2016-2018年三年后,中國政府正式開啟新的常規(guī)核電新項目審批。

2018年,中國在建核電項目密集投產(chǎn),但仍未有新開工核電項目。

2018年初,國家能源局出臺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年內(nèi)計劃建成三門1號、海陽1號、臺山1號、田灣3號和陽江5號機組共五臺機組,合計新增核電裝機約600萬千瓦,年內(nèi)計劃開工6-8臺機組。

年初針對已開工核電項目投產(chǎn)的目標已超額完成。

據(jù)界面新聞統(tǒng)計,2018年中國共有七臺核電機組具備商業(yè)運行條件,實現(xiàn)投產(chǎn)。按時間順序依次為田灣核電3機組、陽江核電5號機組、三門核電1號機組、海陽核電1號機組、三門核電2號機組、臺山核電1號機組和田灣核電4號機組。

2018年,三代核電技術在中國密集落地。三門核電、海陽核電采用美國AP1000核電技術,臺山核電采用的法國EPR技術,均為三代核電技術。

相比二代核電技術,第三代核技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先進性,目前主要包括美國西屋電氣公司設計的AP1000技術,法國的EPR技術,中國在引進的AP1000基礎上自主研發(fā)的CAP1400型壓水堆核電技術,以及中國自主研發(fā)設計的“華龍一號”技術。

2016-2018年的三年內(nèi),除福建霞浦示范快堆示范工程外,中國政府未通過新的常規(guī)核電新項目審批。

據(jù)《南方能源觀察》等媒體報道,11月2日,“國和一號”(CAP1400)示范項目——國核示范電站(山東榮成石島灣)一期工程,在經(jīng)過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后正式獲得核準,成為“十三五”期間第一個獲批的第三代核電項目。

界面新聞記者此前向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問詢,回應稱“還沒有收到消息”。

按照此前的核電規(guī)劃,下一批有望獲得審批的核電機組為陸豐、徐大堡、漳州、榮成石島灣核電的各1、2號機組,三門及海陽核電的各3、4號機組。上述機組中,除榮成石島灣采用CAP1400技術,其它10臺機組原計劃均擬采用AP1000技術。但隨著中國自主技術“華龍一號”的推進,漳州核電項目已確定將改用華龍一號技術,徐大堡、陸豐核電的最終技術選擇也有待確定。

2018年3月,界面新聞記者從2018年中國國際核工業(yè)展覽會“華龍核電發(fā)展論壇”上獨家獲悉,漳州一期、惠州太平嶺一期工程已具備年內(nèi)開工條件,并將采用融合后的“新”華龍一號技術。

“這將是融合后華龍一號技術的首次應用。”華龍國際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龍國際)總經(jīng)理徐鵬飛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技術融合后機組功率提高到了120萬千瓦。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總經(jīng)理趙加雪在會上稱,漳州核電廠工程規(guī)劃容量設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建設四臺,堆型采用自主化三代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即華龍一號技術。

華龍一號核電技術,是中核集團ACP1000和中廣核集團ACPR1000+兩種技術的融合,也被稱為“中國自主研發(fā)的三代核電技術路線”。示范工程中核福清5、6號機組于2015年開工建設,中廣核防城港3、4號機組分別于2015年底和2016年底開工。

在國家能源局的主導下,華龍一號技術融合方案自2013年開始進行。2015年,中核、中廣核兩大集團完成第一輪技術融合,福清和防城港兩個示范項目獲批開工;同年年底,中核與中廣核以50:50的股比共同出資成立了華龍國際。

第二輪融合階段隨即啟動,華龍國際負責起草并逐步完善新的融合方案,于2017年7月26日向國家能源局正式上報《華龍一號技術融合方案》,并獲得評審通過,為該技術標準化及批量化建設提供前提條件。

按照方案,融合后華龍一號技術統(tǒng)一采用177堆芯,并統(tǒng)一主參數(shù)、主系統(tǒng)和技術標準。在安全系統(tǒng)方面,則采用“能動加非能動”的設計,提供兩種不同配置由市場選擇。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