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OpenAI重組計劃生變,將繼續(xù)由非營利機構掌控公司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OpenAI重組計劃生變,將繼續(xù)由非營利機構掌控公司

去年12月,OpenAI公布了一項重組計劃,擬轉型為公益企業(yè)(PBC),以擺脫現有非營利架構的束縛。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界面新聞記者 | 宋佳楠

當地時間5月5日,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宣布,將繼續(xù)由非營利性母公司控制,同時推進營利性部門結構調整計劃,力求在激烈的AI競賽中籌集更多資金,維持領先地位。

OpenAI董事會主席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在官方聲明中稱:“在聽取民間領袖意見,并與加州和特拉華州總檢察長辦公室討論后,我們決定由非營利機構繼續(xù)掌控公司。我們期待與他們、微軟以及新任命的非營利機構委員持續(xù)溝通,推進該計劃的具體細節(jié)。” 微軟作為OpenAI的最大股東,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對其投資130億美元。

去年12月,OpenAI公布了一項重組計劃,擬轉型為公益企業(yè)(PBC),期望借此吸引更多投資,擺脫現有非營利架構的束縛。OpenAI成立于2015年,起初為非營利組織,2019年為獲取投資成立了營利性子公司,目前其營利部門由非營利組織控制。

然而,這一轉型計劃遭到外界不少質疑。OpenAI聯合創(chuàng)始人埃隆·馬斯克甚至對其提起訴訟,指控公司偏離 “為人類福祉開發(fā)AI” 的創(chuàng)始使命。馬斯克因理念分歧,已與OpenAI首席執(zhí)行官奧特曼等聯合創(chuàng)始人分道揚鑣,此后還成立了自己的AI公司xAI與OpenAI競爭。

面對諸多壓力,OpenAI決定改變重組策略。泰勒在電話會議中透露:“在新結構中,非營利機構將繼續(xù)掌控 OpenAI。我們將把非營利機構的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轉換為公益公司,屆時公司股權結構會發(fā)生變化,員工、投資者以及非營利機構都能持有該公益公司的股份?!?/p>

不過,他沒有透露非營利機構具體持股比例,僅表示將占多數。奧特曼也認為,即便非營利機構掌控公司,新架構仍能達成目標。

今年3月,OpenAI曾宣布計劃在軟銀集團牽頭的一輪融資中籌集最多400億美元,當時公司估值達3000億美元,且該輪融資以OpenAI在年底前完成營利性轉型為前提。

但據媒體報道,若重組無法在年底前完成,軟銀投資總額可能從300億美元降至200億美元,OpenAI則需引入其他投資者補足資金。對此,奧特曼在電話會議上稱,正在推進的轉型計劃不會讓軟銀減少投資。此外,OpenAI宣布取消對投資者回報上限的限制,有望進一步吸引現有及潛在投資者。

此次重組計劃的改變,或對OpenAI未來發(fā)展產生一定影響。在維持非營利實體控制的情況下如何平衡公益使命與商業(yè)利益,以及在復雜的股權結構下如何高效運作,都是該公司亟待解決的問題。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OpenAI

  • AI早報 | 黃仁勛稱中國AI市場未來幾年有望達500億美元;Kimi長思考模型API發(fā)布
  • OpenAI調整重組計劃,將繼續(xù)由非營利實體控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OpenAI重組計劃生變,將繼續(xù)由非營利機構掌控公司

去年12月,OpenAI公布了一項重組計劃,擬轉型為公益企業(yè)(PBC),以擺脫現有非營利架構的束縛。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界面新聞記者 | 宋佳楠

當地時間5月5日,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宣布,將繼續(xù)由非營利性母公司控制,同時推進營利性部門結構調整計劃,力求在激烈的AI競賽中籌集更多資金,維持領先地位。

OpenAI董事會主席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在官方聲明中稱:“在聽取民間領袖意見,并與加州和特拉華州總檢察長辦公室討論后,我們決定由非營利機構繼續(xù)掌控公司。我們期待與他們、微軟以及新任命的非營利機構委員持續(xù)溝通,推進該計劃的具體細節(jié)。” 微軟作為OpenAI的最大股東,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對其投資130億美元。

去年12月,OpenAI公布了一項重組計劃,擬轉型為公益企業(yè)(PBC),期望借此吸引更多投資,擺脫現有非營利架構的束縛。OpenAI成立于2015年,起初為非營利組織,2019年為獲取投資成立了營利性子公司,目前其營利部門由非營利組織控制。

然而,這一轉型計劃遭到外界不少質疑。OpenAI聯合創(chuàng)始人埃隆·馬斯克甚至對其提起訴訟,指控公司偏離 “為人類福祉開發(fā)AI” 的創(chuàng)始使命。馬斯克因理念分歧,已與OpenAI首席執(zhí)行官奧特曼等聯合創(chuàng)始人分道揚鑣,此后還成立了自己的AI公司xAI與OpenAI競爭。

面對諸多壓力,OpenAI決定改變重組策略。泰勒在電話會議中透露:“在新結構中,非營利機構將繼續(xù)掌控 OpenAI。我們將把非營利機構的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轉換為公益公司,屆時公司股權結構會發(fā)生變化,員工、投資者以及非營利機構都能持有該公益公司的股份。”

不過,他沒有透露非營利機構具體持股比例,僅表示將占多數。奧特曼也認為,即便非營利機構掌控公司,新架構仍能達成目標。

今年3月,OpenAI曾宣布計劃在軟銀集團牽頭的一輪融資中籌集最多400億美元,當時公司估值達3000億美元,且該輪融資以OpenAI在年底前完成營利性轉型為前提。

但據媒體報道,若重組無法在年底前完成,軟銀投資總額可能從300億美元降至200億美元,OpenAI則需引入其他投資者補足資金。對此,奧特曼在電話會議上稱,正在推進的轉型計劃不會讓軟銀減少投資。此外,OpenAI宣布取消對投資者回報上限的限制,有望進一步吸引現有及潛在投資者。

此次重組計劃的改變,或對OpenAI未來發(fā)展產生一定影響。在維持非營利實體控制的情況下如何平衡公益使命與商業(yè)利益,以及在復雜的股權結構下如何高效運作,都是該公司亟待解決的問題。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