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虧損8億,上海家化到底怎么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虧損8億,上海家化到底怎么了?

在外部競爭加劇、內部策略失誤等危機之下,昔日的國貨美妝“老大哥”難掩疲態(tài)。

文 | 儀美尚

3月17日晚間,上海家化發(fā)布了2024年度業(yè)績快報公告。根據公告,期內,上海家化營業(yè)總收入錄得56.79億元,同比下降13.93%;營業(yè)利潤錄得-8.32億元,同比下滑249.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04億元,同比暴跌260.72%。

圖源上海家化業(yè)績快報

這是上海家化自2001年上市以來,交出的“最差成績單”。在外部競爭加劇、內部策略失誤等危機之下,昔日的國貨美妝“老大哥”難掩疲態(tài)。

01 業(yè)績錄得10年來最低值

儀美尚統(tǒng)計了2015年—2024年近十年間,上海家化的業(yè)績情況。根據下表,2015年—2019年,上海家化營收連年上漲,在2019年創(chuàng)下75.97億元的營收峰值。次年,集團營收、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此后幾年間,上海家化業(yè)績起伏不定,但其營收同比降幅始終保持在個位數,歸母凈利潤降幅也保持在30%以內。

但到2024年,上海家化營收同比下滑了近14個百分點,成為近10年來的最大降幅,56.79億元的絕對值更是直接跌破2015年的營收水平。同時,集團歸母凈利潤及下降幅度,均錄得10年來的最低值。

對于這一業(yè)績“滑鐵盧”,上海家化在業(yè)績快報中指出,其主要原因是“商譽減值計提影響”,即公司對前期收購的嬰童護理產品及母嬰喂養(yǎng)產品業(yè)務形成的商譽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因公司海外業(yè)務受低出生率、嬰童品類競爭加劇和經銷商降低庫存等因素的持續(xù)影響,導致收入及毛利同比下降,海外業(yè)務2024年度經營業(yè)績與上年同期相比有較大降幅。

結合集團近年來的收購舉措來看,上海家化這一解釋直指嬰童品牌湯美星。2017年,上海家化斥資2.93億美元(按照當時匯率換算,約合20億元人民幣)收購了英國嬰童品牌湯美星。這也是上海家化史上最大一筆收購案。

該品牌曾被視作上海家化進行國際化突圍的重要抓手,但其表現卻不盡人意。集團財報顯示,2019年,湯美星凈利潤錄得2.1億元,但到2024年上半年,這一數值下滑至2236萬元,縮水近90%?;谶@一業(yè)績表現,上海家化在公告中稱“本期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6.1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上海家化2024半年報,集團海外母嬰資產所形成的商譽期末余額達20.87億元,扣除6.13億元的商譽減值后,其賬面上仍有約14.74億元商譽余額,上海家化未來仍危機四伏。

02 內外夾擊,留給上海家化的時間不多了

湯美星的失利,除了給上海家化帶來不好看的成績單,更大影響或許在于,這進一步證明,集團布局海外市場的雄心再次受挫。

上海家化早已邁出進軍海外市場的步子,2008年,佰草集進駐巴黎絲芙蘭,并于7年后開設海外獨立門店,成為國貨美妝出海第一店;但在2020年前后,該門店已然關閉。上海家化在2023年年報中也透露,集團海外業(yè)務同比下滑了12.9%。加上湯美星的失利,上海家化出海戰(zhàn)略陷入困境。

不過,從上海家化近年的表現來看,出海失利并非是集團面臨的唯一危機。

品牌老化,或許是上海家化在消費市場聲量漸低的關鍵原因。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集團美妝事業(yè)部營收僅為9506.67萬元,是唯一一個沒有破億的業(yè)務版塊;而整個2024年上半年,位列集團“第一梯隊”的品牌玉澤收入更是同比下滑22%。

圖源玉澤官方微博

為了進行品牌創(chuàng)新,同年9月,玉澤從“敏肌修護”賽道擴展至“敏肌抗老”領域,并推出系列產品。但在品牌天貓旗艦店內,該系列產品表現不盡人意,銷量最高的一款“玉澤17型膠原霜”歷史成交單量僅2000+。

此外,管理層動蕩,也成為外界熱議的一點。上海家化11年4度換帥,新任CEO林小海于2024年5月上任,在人員管理上實行“內部輪崗、外部空降”策略,期間,集團高層也頻繁變動。

3月初,上海家化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原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韓敏辭去職務,公司原首席財務官羅永濤接替其職務。時間再往前推,曾在上海家化擔任要職的葉偉敏、丁逸菁等資深高管相繼離職,也一度引發(fā)外界對這個美妝巨頭未來走向的猜測。

近年來,上海家化一直處于轉型之中,其在業(yè)績快報中透露,統(tǒng)計期內,集團主動實施了戰(zhàn)略調整舉措,在渠道轉型方面,包括百貨渠道主動降低社會庫存及閉店、線上經銷商代理模式轉自營、線下銷售部架構調整等。但這些措施將對上海家化帶來多大的影響,還有待時間檢驗。

上海家化十年戰(zhàn)略積弊凸顯,內外夾擊之下,這家百年企業(yè)能否在國貨美妝新戰(zhàn)場上重啟仍未可知。上海家化曾預計到2025年第二季度,集團全渠道業(yè)務將恢復增長。距離這一“交卷日”越來越近,上海家化能否觸達這一目標,資本市場與消費市場都拭目以待。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上海家化

268
  • 上海家化(600315.SH)發(fā)布2024年業(yè)績快報,靜待變革潛力釋放
  • 上海家化(600315.SH):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韓敏辭職,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虧損8億,上海家化到底怎么了?

在外部競爭加劇、內部策略失誤等危機之下,昔日的國貨美妝“老大哥”難掩疲態(tài)。

文 | 儀美尚

3月17日晚間,上海家化發(fā)布了2024年度業(yè)績快報公告。根據公告,期內,上海家化營業(yè)總收入錄得56.79億元,同比下降13.93%;營業(yè)利潤錄得-8.32億元,同比下滑249.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04億元,同比暴跌260.72%。

圖源上海家化業(yè)績快報

這是上海家化自2001年上市以來,交出的“最差成績單”。在外部競爭加劇、內部策略失誤等危機之下,昔日的國貨美妝“老大哥”難掩疲態(tài)。

01 業(yè)績錄得10年來最低值

儀美尚統(tǒng)計了2015年—2024年近十年間,上海家化的業(yè)績情況。根據下表,2015年—2019年,上海家化營收連年上漲,在2019年創(chuàng)下75.97億元的營收峰值。次年,集團營收、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此后幾年間,上海家化業(yè)績起伏不定,但其營收同比降幅始終保持在個位數,歸母凈利潤降幅也保持在30%以內。

但到2024年,上海家化營收同比下滑了近14個百分點,成為近10年來的最大降幅,56.79億元的絕對值更是直接跌破2015年的營收水平。同時,集團歸母凈利潤及下降幅度,均錄得10年來的最低值。

對于這一業(yè)績“滑鐵盧”,上海家化在業(yè)績快報中指出,其主要原因是“商譽減值計提影響”,即公司對前期收購的嬰童護理產品及母嬰喂養(yǎng)產品業(yè)務形成的商譽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因公司海外業(yè)務受低出生率、嬰童品類競爭加劇和經銷商降低庫存等因素的持續(xù)影響,導致收入及毛利同比下降,海外業(yè)務2024年度經營業(yè)績與上年同期相比有較大降幅。

結合集團近年來的收購舉措來看,上海家化這一解釋直指嬰童品牌湯美星。2017年,上海家化斥資2.93億美元(按照當時匯率換算,約合20億元人民幣)收購了英國嬰童品牌湯美星。這也是上海家化史上最大一筆收購案。

該品牌曾被視作上海家化進行國際化突圍的重要抓手,但其表現卻不盡人意。集團財報顯示,2019年,湯美星凈利潤錄得2.1億元,但到2024年上半年,這一數值下滑至2236萬元,縮水近90%?;谶@一業(yè)績表現,上海家化在公告中稱“本期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6.1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上海家化2024半年報,集團海外母嬰資產所形成的商譽期末余額達20.87億元,扣除6.13億元的商譽減值后,其賬面上仍有約14.74億元商譽余額,上海家化未來仍危機四伏。

02 內外夾擊,留給上海家化的時間不多了

湯美星的失利,除了給上海家化帶來不好看的成績單,更大影響或許在于,這進一步證明,集團布局海外市場的雄心再次受挫。

上海家化早已邁出進軍海外市場的步子,2008年,佰草集進駐巴黎絲芙蘭,并于7年后開設海外獨立門店,成為國貨美妝出海第一店;但在2020年前后,該門店已然關閉。上海家化在2023年年報中也透露,集團海外業(yè)務同比下滑了12.9%。加上湯美星的失利,上海家化出海戰(zhàn)略陷入困境。

不過,從上海家化近年的表現來看,出海失利并非是集團面臨的唯一危機。

品牌老化,或許是上海家化在消費市場聲量漸低的關鍵原因。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集團美妝事業(yè)部營收僅為9506.67萬元,是唯一一個沒有破億的業(yè)務版塊;而整個2024年上半年,位列集團“第一梯隊”的品牌玉澤收入更是同比下滑22%。

圖源玉澤官方微博

為了進行品牌創(chuàng)新,同年9月,玉澤從“敏肌修護”賽道擴展至“敏肌抗老”領域,并推出系列產品。但在品牌天貓旗艦店內,該系列產品表現不盡人意,銷量最高的一款“玉澤17型膠原霜”歷史成交單量僅2000+。

此外,管理層動蕩,也成為外界熱議的一點。上海家化11年4度換帥,新任CEO林小海于2024年5月上任,在人員管理上實行“內部輪崗、外部空降”策略,期間,集團高層也頻繁變動。

3月初,上海家化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原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韓敏辭去職務,公司原首席財務官羅永濤接替其職務。時間再往前推,曾在上海家化擔任要職的葉偉敏、丁逸菁等資深高管相繼離職,也一度引發(fā)外界對這個美妝巨頭未來走向的猜測。

近年來,上海家化一直處于轉型之中,其在業(yè)績快報中透露,統(tǒng)計期內,集團主動實施了戰(zhàn)略調整舉措,在渠道轉型方面,包括百貨渠道主動降低社會庫存及閉店、線上經銷商代理模式轉自營、線下銷售部架構調整等。但這些措施將對上海家化帶來多大的影響,還有待時間檢驗。

上海家化十年戰(zhàn)略積弊凸顯,內外夾擊之下,這家百年企業(yè)能否在國貨美妝新戰(zhàn)場上重啟仍未可知。上海家化曾預計到2025年第二季度,集團全渠道業(yè)務將恢復增長。距離這一“交卷日”越來越近,上海家化能否觸達這一目標,資本市場與消費市場都拭目以待。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