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特來電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哲里木微電網超充電站”完成“集中式車輛到車輛(V2V)充放電技術”測試,動態(tài)調配電量富余的多臺車輛進行安全放電,基于光儲充放微網站為其他充電車輛補能。此次測試標志著新能源汽車從單一交通工具向更靈活的“移動儲能單元”的跨越式升級,為我國構建智能交通與清潔能源協(xié)同發(fā)展的新型電力系統(tǒng)提供了重要實踐范例。
圖片來源:企業(yè)供圖
本次測試共有5款不同品牌、型號新能源車型參與,測試開始后,其中3輛新能源汽車通過雙向充放電終端“啟動V2G放電”,1輛新能源汽車開啟正常充電。15分鐘內三輛車共計放電22.38度,3輛車同時最大放電功率達68.59kW,用戶通過放電可獲收益33.61元?,F場5款參與車型還分別展現了放電能力,單車最高放電功率達36.4kW。
圖片來源:企業(yè)供圖
本次測試成功實現了多輛車放電為其他多輛車充電的關鍵應用場景,通過低谷充電、高峰放電的模式,不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還為用戶降低了用能成本,更展現了強大的容量支撐能力。
“這一技術讓每輛新能源汽車及整個微網站都成為可靈活調度的儲能節(jié)點?!碧貋黼姼笨偛谬彸擅鞅硎?,“我們同步完成了V2V(車對車)、V2G(車對電網)、V2B(車對樓宇)等場景的技術閉環(huán),為規(guī)模化應用奠定了基礎。未來車主不僅可降低充電成本,還能通過參與電力市場獲得額外收益?!?/p>
圖片來源:企業(yè)供圖
根據測試模型測算,一輛70度電的車輛若每日保留20度電用于通勤,剩余50度電參與高峰放電,按每年放電300次計算,車主年度收益可達萬元。目前,用戶通過特來電V2G充電終端掃碼即可選擇“V2G經濟充”或“V2G放電”兩種模式,可實時查看充放電功率及收益明細。呼和浩特市民張女士在體驗后表示:“APP操作界面簡單直觀,沒想到開車還能賺錢,這為家庭節(jié)省了一筆可觀開支?!?/p>
此次技術突破與國家“十四五”新型儲能發(fā)展規(guī)劃高度契合。據測算,若全國30%的新能源汽車接入V2V/V2G網絡,相當于新增千萬千瓦級虛擬電廠容量,每年可減少碳排放超5000萬噸。
國家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專家評價:“特來電的實踐為破解新能源消納難題提供了創(chuàng)新路徑,有望推動新能源汽車從‘能源消費者’向‘產消者’轉變?!?/p>
從技術驗證到商業(yè)落地,特來電集中式V2V充放電技術的突破,不僅重新定義了新能源汽車的能源屬性,更開創(chuàng)了車網互動的新紀元。隨著新型電力系統(tǒng)建設的加速,這場由技術創(chuàng)新驅動的能源革命,正在為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提供強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