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演技綜藝,喜劇綜藝的一個尷尬分支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演技綜藝,喜劇綜藝的一個尷尬分支

想找樂子,要看演技綜藝。想找不痛快,還要看演技綜藝。

文 | 娛樂硬糖 謝明宏

編輯 | 李春暉

國綜有一種錯位的美感。

拍喜劇綜藝時,群眾覺得不咋好笑。拍演技綜藝時,群眾又覺得這是真正的喜劇綜藝。困境在于,它努力營造什么的時候永遠沒什么,當躺平放任的時候卻又達成了非凡的藝術效果。

這也可以解釋《演員請就位》第三季歸來,為啥沒有帶來演技的震撼,反而是一場喜劇大賞。熊乃瑾都快整成大張偉了還說自己沒do過臉,有點像課堂上偷吃辣條被老師點名還不承認;李茂演盲人算命,上來就看出面前有倆導師,看來盲人的聽力也學個十成十;張嘉元演憤怒小孩,一頭扎進了張亮的菜籃子,你可不能毀他菜啊,錄完節(jié)目人家還怎么做麻辣燙?

明明賣力演戲的是藝人,尷尬的卻是在被窩里腳趾抽筋的觀眾。有毅力能看完整期節(jié)目,不管做什么都會成功的。當然更有毅力的是吳鎮(zhèn)宇,不知道是不是破產了,老是在演技綜藝里受罪。據(jù)費曼本人答網友問,不是他這個崽太花錢,而是老父親“喜歡罵人”。建議吳鎮(zhèn)宇以后上綜藝摘掉“鎮(zhèn)”字,一來他總是“無語”,二來他也“鎮(zhèn)”不住這些妖魔鬼怪。

從2017年的《演員的誕生》到2025年的《演員請就位3》,楊子和黃圣依這對“前璧人”見證了演技綜藝的八年之癢。黃圣依曾貢獻“海娃死了”的神級爆笑場面,楊子也不甘落后同時騷擾章子怡、于佩爾兩位影后。橫亙在他倆之間的,不僅是演員自我沉醉的天上人間,更是觀眾咬牙切齒的恨海情天。

想找樂子,要看演技綜藝。想找不痛快,還要看演技綜藝。

走進“大型精神病院”

《大腕》里葛優(yōu)裝病進了精神病院,結果發(fā)現(xiàn)里面能人輩出、高手如云。這邊張涵予給人侃大山“網站就得拿錢砸”,那邊李誠儒規(guī)劃“最高檔次的公寓”,每到一處都能碰上好戲。

不知道《演員請就位3》是不是從此處汲取靈感,首期46位演員在64個場景里的實景表演,堪稱神來之筆。兩組導師四處轉悠,演員自行選擇獨角戲或者搭檔,只有一兩分鐘的機會可以展示演技。于是攝影棚變成了“精神煉獄”,各個角落都有幽靈在游蕩發(fā)癲。

上古網紅劉梓晨乍一看cos了《鵲刀門》里的公孫麗蓉,但其實是《長相思》里的相柳。檀健次那是九命相柳,梓晨baby這是“救命雞柳”;代高政眼看著臺詞都動感情了,哐當一聲給章子怡跪下把人嚇跑了。孩子跪錯人啦,要是愛看言情網文的秦海璐,分分鐘被你的霸總氣質拿下。

張百喬想來鍍個金,沒想到和周遭瘋子一比他就是金;徐開騁一直懟著陳凱歌的臉喊叔叔,陳凱歌表示有點害怕“你是最衣冠楚楚的一個”。什么衣冠楚楚,聽起來有點春秋筆法。

楊子演“西門小慶慶”,上來就邀請于佩爾共度良宵。開屏失敗后,還自我解釋是對方沒get到中國文化。你色瞇瞇盯著人家的時候,于佩爾把衣領子收了起來,顯然還是get到不寒而栗了。楊子又故伎重演騷擾章子怡,節(jié)目組直接上美團買藥廣告。我就說五步之內必有解藥,爛演技是可以讓人生病的。

金巧巧之前還在演技節(jié)目里給人遞本子,今年突然就在《演員請就位3》里被惠英紅點名批評遲到。不管是娛樂圈看人下菜,還是故意設計的drama劇情,都讓人感慨這江湖地位一落千丈。比起丟孩子的瘋女人,或許她還是該演“質問老公自己的珠寶為何跑到了狐貍精脖子上”“嬌妻老公公司遭遇重大危機”,更有機會上熱搜。

演戲這玩意兒不能太刻意為之。《喜劇之王》里周星馳到片場跑龍?zhí)?,導演試戲,讓他分別在等兒子出生、老婆死了、兒子剛出生就會叫爸爸、嘰嘰長頭上是畸形兒、中六合彩頭獎、兒子死了等七八種情緒里切換。后來,周星馳索性昏過去不再理導演。他解釋說,一個人要是受了太大打擊就會進入休克狀態(tài),不會再有反應了。

章子怡拿著信封,里面寫著“你最愛的人車禍死了”,對于很多演員來說就不是一種良性刺激。事實上,硬糖君覺得刺激頻繁或者太離譜就會變成周星馳演的那么夸張。當年《喜劇之王》里這段,也確實在諷刺違背表演規(guī)律要求演員短時間表現(xiàn)各種強情緒的行業(yè)亂象。

當《演員請就位》變成《演員請自重》,節(jié)目的大型精神病院就是市場機制和觀眾審美對演員的雙重篩選。

刻意橋段不如靈光一閃

本來劉美含和張亮演的小販夫妻完全不在狀態(tài),突發(fā)意外張嘉元沖進菜籃子后,兩人立馬進入角色。劉美含邊嗑瓜子邊說:“誰家小孩兒啊,警察叔叔擱這兒吶!”張亮則心疼買賣:“沒事兒你不能毀我菜啊?!?/p>

刻意橋段不如靈光一閃,對于演員和節(jié)目同樣適用?!堆輪T請就位3》里有些片段就設計感過強,一旦清晰感知到創(chuàng)作意圖,我們這些反骨觀眾便很不愿入甕。比如演員入席等待時,有姑娘和卜冠今social,夸她發(fā)色好看。轉眼就切到她在采訪間復盤:“莫名其妙我感覺,我其實并不太認識她們。”

不管這是要表現(xiàn)卜冠今耿直,來讓遍地社恐共情——“大家怎么都裝起來了”,如果沒有鏡頭對著,是否還能維持這虛情假意。還是要表現(xiàn)卜冠今假耿直、拿她當血包,感覺都怪怪的。因為一個正常人不會這樣行事,不會這么明晃晃地對著鏡頭得罪人,這是一個虛假情境。

另一個明顯的“暗皇”是張嘉元。先因活潑開朗備受肯定,又因賣弄耍帥被翻白眼。章子怡遞瓶水給他出題,張嘉元說渴了,開瓶喝了一口。加試時演公布戀情的愛豆,也是東拉西扯不入正題。張嘉元解釋自己想反諷愛豆,說他們都被慣壞了。笑死,粉絲不慣著你連來這節(jié)目的資格都沒有。再想述說愛豆生涯和演員初心,直接被章子怡轟了下去——#章子怡發(fā)飆, 也是演技綜藝的傳統(tǒng)項目了。

從群眾反饋看,卜冠今和張嘉元都沒成為當期最大爆點,反而是爭奇斗艷的瘋人院大賞出了圈。這表示,現(xiàn)在的觀眾已經無法接受那些“預制熱搜”了。什么#卜冠今好敢說#、#張嘉元道歉#,都不如楊子的西門小慶慶、劉梓晨的公孫麗蓉來得自然。

就像“年代劇排隊嫁女兒”一樣,演技綜藝也有自己的固定敘事和經典人設。愛豆和流量演員,一種當血包被群嘲,一種節(jié)目先開嘲、再中段逆襲。原本罵哭他的導師語氣突然溫柔:“嘰盜(港普)我為什么要給你介張S卡嗎?你今天的表現(xiàn)還沒夠,但大家看到了你的努力。”

節(jié)目組欲揚先抑,粉絲自我感動,愛豆再發(fā)個小作文詳述心路歷程,并揚言要打破刻板印象“偶像也可以演好戲”。一套完整的流程下來,誰是棋子誰是皇族不要太明顯。后期張嘉元要不走硬糖君這個劇本,咱也有樣學樣“發(fā)文道歉”。

還有兩種固定人設是“多年不紅配角”和“滄海遺珠中年戲骨”。前者代表是舒暢和楊蓉,短片介紹各種炸裂,現(xiàn)場表演一言難盡,最后被群眾蓋章認證:演不了主角不怪別人;后者代表是周一圍、韓雪,在節(jié)目里確實矮子里拔高個兒,一演劇也就那么回事兒。

演技綜藝,喜感何來?

直到今天,2017年的《演員的誕生》都是無可復制的演技類綜藝高峰。僅此一屆,就貢獻了“海娃死了”“螞蟻競走十年了”“章子怡扔鞋”“袁立成神經病”等高能場面。隨便拿兩個,都夠后面節(jié)目吃一整季的,喜劇綜藝的喜劇梗都沒這么長尾。

“海娃死了”和“螞蟻競走”都是意外局面。當時黃圣依和另外兩個演員搭戲演《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黃圣依非要演主角“小蝶”。在聽到海娃的死訊后,圣依捂著耳朵在臺上轉圈圈,嘴里同時發(fā)出咯咯噠老母雞下蛋的笑聲。怪誕夸張的演繹,據(jù)說是為了掩蓋人物極端痛苦的內心,經典程度五星。

歐陽娜娜的“螞蟻競走十年了”,來自《我的父親母親》片段。原臺詞為“媽已經走十年了”,歐陽娜娜的臺灣腔加上發(fā)音位置含混有吞韻尾的現(xiàn)象,導致群眾誤聽。在平平無奇的演繹里,加入奧運會百年未有之新運動“螞蟻競走”,經典程度四星半。

至于后來《我就是演員》《演員請就位》里的“盛一倫說他從來不哭”、“韓雪四種聲線表演”、“陳宥維版果郡王”,雖然也能博人一笑,但畢竟曾經滄海難為水,只能暫排苦悶,不能真正酣暢淋漓地解渴。

演技綜藝的喜感基礎,來源于符號互動中產生的偏差。赫伯特·米德認為個人在互動過程中,通過理解他人所使用的符號來解讀其意圖和行為意義,同時也根據(jù)自己對符號的理解來調整自己的行為。這其中的“主我”,是個體的本能沖動和自發(fā)行為,“客我”是與他人互動中形成的對自己的社會認知。

觀眾覺得一段表演好笑,正是因為演員傳達的“主我”與觀眾認知到的“客我”完全是兩碼事。黃圣依覺得自己火力全開,在網友眼里是下蛋溜達雞。韓雪覺得自己切換聲線絲滑流暢,熒幕外的人覺得耳朵被強奸了。楊子覺得自己是風流倜儻的西門慶,是性感迷人的殷壽Daddy,而我們只想和于佩爾一起喊救命,并迅速打撈澡池子里的許佳琪。

除了作為喜劇綜藝的一個重要分支,演技綜藝還具有其最初的意義嗎?演技類綜藝無法打破原本的資源階梯,它反而會通過鏡頭語言和節(jié)目走勢進一步強化這種差距的合理性。不少實力演員在PK中敗給流量偶像,僅僅是因為臺上的導師呼吁給年輕人一些機會。沒有后臺的演員,則面臨著惡意剪輯,為節(jié)目熱度添磚加瓦。

最討嫌的一類人是上位的批評者。一種像李誠儒四面開炮,顯得自己勇者無畏,渾然是人民發(fā)聲筒了。其實他既有“民意”為后盾,幾個粉絲何足為懼,又何談勇氣?另一種如張頌文,如沐春風地指點后輩,把自己形塑成德藝雙馨的神祇。甭管是激烈嘴炮還是儒雅關懷,背后都難說是無欲無求。

從底層邏輯看,演技綜藝好笑是一種必然。如果哪天它不好玩了,那一定是我們太進步,或者太墮落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演技綜藝,喜劇綜藝的一個尷尬分支

想找樂子,要看演技綜藝。想找不痛快,還要看演技綜藝。

文 | 娛樂硬糖 謝明宏

編輯 | 李春暉

國綜有一種錯位的美感。

拍喜劇綜藝時,群眾覺得不咋好笑。拍演技綜藝時,群眾又覺得這是真正的喜劇綜藝。困境在于,它努力營造什么的時候永遠沒什么,當躺平放任的時候卻又達成了非凡的藝術效果。

這也可以解釋《演員請就位》第三季歸來,為啥沒有帶來演技的震撼,反而是一場喜劇大賞。熊乃瑾都快整成大張偉了還說自己沒do過臉,有點像課堂上偷吃辣條被老師點名還不承認;李茂演盲人算命,上來就看出面前有倆導師,看來盲人的聽力也學個十成十;張嘉元演憤怒小孩,一頭扎進了張亮的菜籃子,你可不能毀他菜啊,錄完節(jié)目人家還怎么做麻辣燙?

明明賣力演戲的是藝人,尷尬的卻是在被窩里腳趾抽筋的觀眾。有毅力能看完整期節(jié)目,不管做什么都會成功的。當然更有毅力的是吳鎮(zhèn)宇,不知道是不是破產了,老是在演技綜藝里受罪。據(jù)費曼本人答網友問,不是他這個崽太花錢,而是老父親“喜歡罵人”。建議吳鎮(zhèn)宇以后上綜藝摘掉“鎮(zhèn)”字,一來他總是“無語”,二來他也“鎮(zhèn)”不住這些妖魔鬼怪。

從2017年的《演員的誕生》到2025年的《演員請就位3》,楊子和黃圣依這對“前璧人”見證了演技綜藝的八年之癢。黃圣依曾貢獻“海娃死了”的神級爆笑場面,楊子也不甘落后同時騷擾章子怡、于佩爾兩位影后。橫亙在他倆之間的,不僅是演員自我沉醉的天上人間,更是觀眾咬牙切齒的恨海情天。

想找樂子,要看演技綜藝。想找不痛快,還要看演技綜藝。

走進“大型精神病院”

《大腕》里葛優(yōu)裝病進了精神病院,結果發(fā)現(xiàn)里面能人輩出、高手如云。這邊張涵予給人侃大山“網站就得拿錢砸”,那邊李誠儒規(guī)劃“最高檔次的公寓”,每到一處都能碰上好戲。

不知道《演員請就位3》是不是從此處汲取靈感,首期46位演員在64個場景里的實景表演,堪稱神來之筆。兩組導師四處轉悠,演員自行選擇獨角戲或者搭檔,只有一兩分鐘的機會可以展示演技。于是攝影棚變成了“精神煉獄”,各個角落都有幽靈在游蕩發(fā)癲。

上古網紅劉梓晨乍一看cos了《鵲刀門》里的公孫麗蓉,但其實是《長相思》里的相柳。檀健次那是九命相柳,梓晨baby這是“救命雞柳”;代高政眼看著臺詞都動感情了,哐當一聲給章子怡跪下把人嚇跑了。孩子跪錯人啦,要是愛看言情網文的秦海璐,分分鐘被你的霸總氣質拿下。

張百喬想來鍍個金,沒想到和周遭瘋子一比他就是金;徐開騁一直懟著陳凱歌的臉喊叔叔,陳凱歌表示有點害怕“你是最衣冠楚楚的一個”。什么衣冠楚楚,聽起來有點春秋筆法。

楊子演“西門小慶慶”,上來就邀請于佩爾共度良宵。開屏失敗后,還自我解釋是對方沒get到中國文化。你色瞇瞇盯著人家的時候,于佩爾把衣領子收了起來,顯然還是get到不寒而栗了。楊子又故伎重演騷擾章子怡,節(jié)目組直接上美團買藥廣告。我就說五步之內必有解藥,爛演技是可以讓人生病的。

金巧巧之前還在演技節(jié)目里給人遞本子,今年突然就在《演員請就位3》里被惠英紅點名批評遲到。不管是娛樂圈看人下菜,還是故意設計的drama劇情,都讓人感慨這江湖地位一落千丈。比起丟孩子的瘋女人,或許她還是該演“質問老公自己的珠寶為何跑到了狐貍精脖子上”“嬌妻老公公司遭遇重大危機”,更有機會上熱搜。

演戲這玩意兒不能太刻意為之?!断矂≈酢防镏苄邱Y到片場跑龍?zhí)祝瑢а菰噾?,讓他分別在等兒子出生、老婆死了、兒子剛出生就會叫爸爸、嘰嘰長頭上是畸形兒、中六合彩頭獎、兒子死了等七八種情緒里切換。后來,周星馳索性昏過去不再理導演。他解釋說,一個人要是受了太大打擊就會進入休克狀態(tài),不會再有反應了。

章子怡拿著信封,里面寫著“你最愛的人車禍死了”,對于很多演員來說就不是一種良性刺激。事實上,硬糖君覺得刺激頻繁或者太離譜就會變成周星馳演的那么夸張。當年《喜劇之王》里這段,也確實在諷刺違背表演規(guī)律要求演員短時間表現(xiàn)各種強情緒的行業(yè)亂象。

當《演員請就位》變成《演員請自重》,節(jié)目的大型精神病院就是市場機制和觀眾審美對演員的雙重篩選。

刻意橋段不如靈光一閃

本來劉美含和張亮演的小販夫妻完全不在狀態(tài),突發(fā)意外張嘉元沖進菜籃子后,兩人立馬進入角色。劉美含邊嗑瓜子邊說:“誰家小孩兒啊,警察叔叔擱這兒吶!”張亮則心疼買賣:“沒事兒你不能毀我菜啊?!?/p>

刻意橋段不如靈光一閃,對于演員和節(jié)目同樣適用?!堆輪T請就位3》里有些片段就設計感過強,一旦清晰感知到創(chuàng)作意圖,我們這些反骨觀眾便很不愿入甕。比如演員入席等待時,有姑娘和卜冠今social,夸她發(fā)色好看。轉眼就切到她在采訪間復盤:“莫名其妙我感覺,我其實并不太認識她們。”

不管這是要表現(xiàn)卜冠今耿直,來讓遍地社恐共情——“大家怎么都裝起來了”,如果沒有鏡頭對著,是否還能維持這虛情假意。還是要表現(xiàn)卜冠今假耿直、拿她當血包,感覺都怪怪的。因為一個正常人不會這樣行事,不會這么明晃晃地對著鏡頭得罪人,這是一個虛假情境。

另一個明顯的“暗皇”是張嘉元。先因活潑開朗備受肯定,又因賣弄耍帥被翻白眼。章子怡遞瓶水給他出題,張嘉元說渴了,開瓶喝了一口。加試時演公布戀情的愛豆,也是東拉西扯不入正題。張嘉元解釋自己想反諷愛豆,說他們都被慣壞了。笑死,粉絲不慣著你連來這節(jié)目的資格都沒有。再想述說愛豆生涯和演員初心,直接被章子怡轟了下去——#章子怡發(fā)飆, 也是演技綜藝的傳統(tǒng)項目了。

從群眾反饋看,卜冠今和張嘉元都沒成為當期最大爆點,反而是爭奇斗艷的瘋人院大賞出了圈。這表示,現(xiàn)在的觀眾已經無法接受那些“預制熱搜”了。什么#卜冠今好敢說#、#張嘉元道歉#,都不如楊子的西門小慶慶、劉梓晨的公孫麗蓉來得自然。

就像“年代劇排隊嫁女兒”一樣,演技綜藝也有自己的固定敘事和經典人設。愛豆和流量演員,一種當血包被群嘲,一種節(jié)目先開嘲、再中段逆襲。原本罵哭他的導師語氣突然溫柔:“嘰盜(港普)我為什么要給你介張S卡嗎?你今天的表現(xiàn)還沒夠,但大家看到了你的努力?!?/p>

節(jié)目組欲揚先抑,粉絲自我感動,愛豆再發(fā)個小作文詳述心路歷程,并揚言要打破刻板印象“偶像也可以演好戲”。一套完整的流程下來,誰是棋子誰是皇族不要太明顯。后期張嘉元要不走硬糖君這個劇本,咱也有樣學樣“發(fā)文道歉”。

還有兩種固定人設是“多年不紅配角”和“滄海遺珠中年戲骨”。前者代表是舒暢和楊蓉,短片介紹各種炸裂,現(xiàn)場表演一言難盡,最后被群眾蓋章認證:演不了主角不怪別人;后者代表是周一圍、韓雪,在節(jié)目里確實矮子里拔高個兒,一演劇也就那么回事兒。

演技綜藝,喜感何來?

直到今天,2017年的《演員的誕生》都是無可復制的演技類綜藝高峰。僅此一屆,就貢獻了“海娃死了”“螞蟻競走十年了”“章子怡扔鞋”“袁立成神經病”等高能場面。隨便拿兩個,都夠后面節(jié)目吃一整季的,喜劇綜藝的喜劇梗都沒這么長尾。

“海娃死了”和“螞蟻競走”都是意外局面。當時黃圣依和另外兩個演員搭戲演《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黃圣依非要演主角“小蝶”。在聽到海娃的死訊后,圣依捂著耳朵在臺上轉圈圈,嘴里同時發(fā)出咯咯噠老母雞下蛋的笑聲。怪誕夸張的演繹,據(jù)說是為了掩蓋人物極端痛苦的內心,經典程度五星。

歐陽娜娜的“螞蟻競走十年了”,來自《我的父親母親》片段。原臺詞為“媽已經走十年了”,歐陽娜娜的臺灣腔加上發(fā)音位置含混有吞韻尾的現(xiàn)象,導致群眾誤聽。在平平無奇的演繹里,加入奧運會百年未有之新運動“螞蟻競走”,經典程度四星半。

至于后來《我就是演員》《演員請就位》里的“盛一倫說他從來不哭”、“韓雪四種聲線表演”、“陳宥維版果郡王”,雖然也能博人一笑,但畢竟曾經滄海難為水,只能暫排苦悶,不能真正酣暢淋漓地解渴。

演技綜藝的喜感基礎,來源于符號互動中產生的偏差。赫伯特·米德認為個人在互動過程中,通過理解他人所使用的符號來解讀其意圖和行為意義,同時也根據(jù)自己對符號的理解來調整自己的行為。這其中的“主我”,是個體的本能沖動和自發(fā)行為,“客我”是與他人互動中形成的對自己的社會認知。

觀眾覺得一段表演好笑,正是因為演員傳達的“主我”與觀眾認知到的“客我”完全是兩碼事。黃圣依覺得自己火力全開,在網友眼里是下蛋溜達雞。韓雪覺得自己切換聲線絲滑流暢,熒幕外的人覺得耳朵被強奸了。楊子覺得自己是風流倜儻的西門慶,是性感迷人的殷壽Daddy,而我們只想和于佩爾一起喊救命,并迅速打撈澡池子里的許佳琪。

除了作為喜劇綜藝的一個重要分支,演技綜藝還具有其最初的意義嗎?演技類綜藝無法打破原本的資源階梯,它反而會通過鏡頭語言和節(jié)目走勢進一步強化這種差距的合理性。不少實力演員在PK中敗給流量偶像,僅僅是因為臺上的導師呼吁給年輕人一些機會。沒有后臺的演員,則面臨著惡意剪輯,為節(jié)目熱度添磚加瓦。

最討嫌的一類人是上位的批評者。一種像李誠儒四面開炮,顯得自己勇者無畏,渾然是人民發(fā)聲筒了。其實他既有“民意”為后盾,幾個粉絲何足為懼,又何談勇氣?另一種如張頌文,如沐春風地指點后輩,把自己形塑成德藝雙馨的神祇。甭管是激烈嘴炮還是儒雅關懷,背后都難說是無欲無求。

從底層邏輯看,演技綜藝好笑是一種必然。如果哪天它不好玩了,那一定是我們太進步,或者太墮落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