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肖芳
界面新聞編輯 | 文姝琪
多名網友近日發(fā)帖吐槽優(yōu)酷暫停視頻時會自動跳轉廣告。當他們點擊暫停鍵后,明明未進行更多點擊屏幕的操作,優(yōu)酷仍然會從視頻界面跳轉至其他平臺。
界面新聞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這是優(yōu)酷平臺的搖一搖廣告,用戶不經意動了一下手機或者平板設備,就會觸發(fā)平臺從視頻界面向其他廣告界面或平臺跳轉。
一些網友的吐槽也反映了這一情況。比如,“暫停把平板輕輕放下都會直接跳轉到廣告”,“一不小心手機動一下就會跳轉到其它App”。
界面新聞向優(yōu)酷官方詢問此事,截至發(fā)稿,對方暫未回復。但據界面新聞了解,不只是優(yōu)酷一個平臺上線了搖一搖廣告,騰訊視頻和愛奇藝也均有此功能,此前也被用戶多次吐槽。還有一些網友制作了教程,傳授在隱私設置中關閉此類廣告的方法。
一家長視頻平臺從業(yè)者告訴界面新聞,平臺內部也清楚用戶的吐槽,但在用戶體驗和平臺的商業(yè)收益上,平臺選擇了后者,這也是一個無奈之舉。
無奈背后,是長視頻平臺至今也未找到一個既能照顧用戶體驗,又能讓自身獲得可持續(xù)收益的合理商業(yè)模式。
一直以來,長視頻平臺的內容成本都非常高昂。一方面,制作優(yōu)質的內容需要在鏡頭豐富度、道具等各種細節(jié)上進行優(yōu)化,這本身就意味著非常高昂的成本。比如,此前愛奇藝自制綜藝《中國有嘻哈》的制作成本高達2.5億元。而且,長視頻平臺的自制內容還要面臨不能成為爆款內容的風險,平臺還需要承擔極高的風險成本。
另一方面,長視頻平臺在外部采購優(yōu)質內容版權時也會面臨高昂的版權成本。長視頻內容的頭部效應非常明顯,各個平臺都想要采購流量更大的頭部內容,也拉高了優(yōu)質內容的版權費用。
愛奇藝財報顯示,2018年到2021年,愛奇藝內容成本均超過200億元。2021年提出降本增效后,2022年內容成本將至165億元,2023年內容成本為162億元,內容成本占營收的比例在持續(xù)降低后仍然達到至50.8%。
長視頻平臺上線之初,平臺的商業(yè)模式以貼片廣告為主,但廣告收入很難覆蓋到高昂的內容成本。2015年之后,長視頻平臺在內容付費上有所起色,會員付費收入在營收中的占比逐漸提高。從愛奇藝的財報來看,目前會員付費收入已經超過了廣告收入。
目前,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目前都通過降本增效實現了扭虧為盈,但用戶在長視頻平臺的遷移成本很低、粘性不足都導致了平臺在持續(xù)盈利上并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幾家平臺都在探索更多拓展收入的方式,但在平衡用戶體驗和平臺收益上,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在廣告收入上,長視頻的廣告收入和會員存在一定的沖突,因為用戶購買會員之后通常會選擇跳過貼片廣告,直接播放內容。因此,平臺也嘗試開發(fā)新的產品形態(tài)來消耗廣告庫存,拓展收入來源。
除了搖一搖廣告,界面新聞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檢索發(fā)現,還有用戶吐槽今年在優(yōu)酷、愛奇藝購買會員之后,平臺會在電視劇片頭強制插入廣告。一位用戶表示,其在今年2月購買了優(yōu)酷會員,購買之初電視劇開頭結尾都沒有廣告,但從4月開始幾乎每一部電視劇片頭都會突然掐掉,出現大約幾十秒的廣告。
而在會員收入上,平臺常常面臨用戶在爆款內容熱播期間付費而熱播結束后流失的問題。幾家平臺試圖提升付費用戶中持續(xù)付費的比例,也采取了一些屢遭詬病的方式。在“黑貓投訴”平臺,界面新聞還檢索到數萬條投訴三家平臺會員無提示自動扣費、無法取消自動扣費等問題。
上述長視頻平臺從業(yè)者表示,沒有可持續(xù)的商業(yè)收益,長視頻平臺很難為用戶提供好的服務,但目前平臺能想出的辦法確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