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真故研究室 徐 瀅
編輯|龔 正
自古以來,人類就重視如廁后的衛(wèi)生。從石器時代至今,史料記載的東西方人類所用過的廁紙材料,就經歷了從石頭、木頭、樹葉、麻繩、海綿棒、布,最后到紙的演變。如今,干巴巴的廁紙似乎也要被迭代了,取而代之的是“濕廁紙”。
濕廁紙以“能擦得更舒服更干凈”為賣點,創(chuàng)造性滿足了當下年輕人的“新肛需”。雖然它興起的時間還不長,但僅2019-2021年間,主流電商平臺內濕廁紙品牌數量就增長了3倍,達400余家。我們選擇大眾熟悉的一家——馬應龍為切口,以小見大,來觀察濕廁紙行業(yè)的發(fā)展。
01 馬應龍濕廁紙,大家反映有那味了
“痔瘡膏賣得好好的,怎么又搞起濕廁紙?”
當久坐上班族徐先生,將自己最近在使用馬應龍濕廁紙的情況,分享給周圍人時,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驚訝。
幾秒之間,大家似乎又能秒懂?!八自捳f,十男九痔。馬應龍濕廁紙,估計擦屁股的同時能順便把痔瘡治了?!?/p>
在馬應龍濕廁紙的小紅書賬號宣傳中,確實有對應的文宣。它自詡為“菊部大救星”、能夠“溫柔呵護有痔人群”,強調自己是“用藥企的標準打造一款濕廁紙”,以此在市場中做品牌心智。
在它的產品介紹中,稱在濕廁紙中加入了冰片、珍珠提取物、川芎提取物、茯苓提取物、白術根提取物等中藥成分,這些屬于馬應龍的原研配方,被認為是一種能對有痔人群更友好的物質。
圖 | 馬應龍的八寶名方,來源于其年報
相較于男性的隱秘之痛,女性一般只關注它是否能“清潔得更衛(wèi)生、更柔軟”,而女性被認為是目前最活躍的濕廁紙用戶。
馬應龍做濕廁紙,從消費者反饋來看,有人馬上記得了它的味?!昂退闹摊徃嘁粋€味道,痔瘡發(fā)作的時候用著挺好”。
還有狂熱者,已經把馬應龍濕廁紙拱上“有痔青年的福音”這一神壇,稱“馬應龍涉獵真挺廣,但沒想到人家一直專注于一件事,把菊花護理做到極致?!?/p>
當然,馬應龍濕廁紙在功效上“異于常人”,價格上也不落人后。從市場看,馬應龍推出的“小藍濕廁紙”(馬應龍濕廁紙的品牌名)的售價在同類產品中排名前列。
在淘寶上,在售的主流品牌濕廁紙價格平均每包都在10元左右。與市場其它品牌相比,圖中的馬應龍價格有點高。
從銷量上看,馬應龍濕廁紙并不占優(yōu)。市場銷量排名第一的是德佑濕廁紙,淘寶官方旗艦店顯示銷量已經超過100萬+,而馬應龍濕廁紙是6萬+,并不在一個量級之上。
年輕人買濕廁紙,除價格外,還關心材質、配方、濕度、便攜性等。
據第一財經商業(yè)數據中心CBNDATA發(fā)布的《2023濕廁紙行業(yè)趨勢白皮書》顯示,不同年齡消費者在挑選濕廁紙產品時,著重點各有差異:
95后更看重產品規(guī)格,他們在選購時格外注意單包片數;
90后與85后關注實際的使用體驗,速干性能與抽取體驗是他們選擇的關鍵;
80后消費者更在乎濕廁紙整體的品質。
不過,雖說濕廁紙主打“能擦得更干凈”,但也不是每個人都習慣使用濕廁紙。在白皮書中,也呈現了部分消費者的關切意見,包括:
濕廁紙不易沖散、易連抽、封口不嚴水分易蒸發(fā)、紙張?zhí)∫诐B漏、水分太多用后潮濕感等。
此外,網上還出現了許多測評意見。有測評博主稱,濕廁紙的成分不需要標明,到底加了啥,消費者難以完全掌握。經過測評,發(fā)現市面上不少濕廁紙里加了防腐劑、殺菌劑等,稱擦屁部問題不大,但不宜用來擦私處,久而久之可能會影響菌群平衡。
需要平衡的是,也有企業(yè)推出了“零防腐”、“純水”配方的濕巾產品,擺出了重視消費者意見的姿態(tài)。
02 馬應龍濕廁紙,是“不務痔業(yè)”?
說起馬應龍,許多人屁股痛,第一時間都會想起它的核心主打—痔瘡膏。
而15年前(即2009年),當馬應龍首個跨界產品—— “馬應龍八寶”眼霜問世時,曾引發(fā)過輿論熱議。許多人驚訝,“沒想到擦屁股的還能用來擦眼睛”。作為跨界第一款產品,至今這款眼霜在天貓旗艦店上累計銷量已經超過100萬+。
現在,馬應龍又做起濕廁紙,有人也會疑問它是否“不務痔業(yè)”。不過這次從“治痔瘡”到“做對屁股有好處的濕廁紙”,跨度并不如眼霜那么大,顯得并不突兀。
實際上,只要了解馬應龍的歷史和這幾年發(fā)展方向,對馬應龍在主業(yè)之外開拓新產品,就不會意外。
翻看年報,“守正出奇”是馬應龍這一中華老字號的品牌經營戰(zhàn)略。簡言之,就是做好痔瘡膏,同時再搞點別的。
一般企業(yè)這樣做,無非就是通過創(chuàng)新產品,多元化布局來壯大營收規(guī)模。再加上馬應龍是上市公司,規(guī)模做大股價也會好看。意圖并不新奇。
濕廁紙不是馬應龍搞的第一個創(chuàng)新。要回溯其創(chuàng)新歷史,我們可以先為馬應龍正一下名,再講兩次“意外”。
首先要“正名”的是,其實馬應龍并非是做痔瘡膏起家的,它的起家式產品正是“眼藥”。
1582年明朝萬歷年間,一位名叫馬金堂(河北定州人)的大夫特別擅長眼科,經過對前人古方的驗證和改良,他研制出了八寶名方,并取名為“八寶眼藥”。
八寶名方包括琥珀、麝香、硇砂、?;恰t甘石、硼砂、冰片、珍珠等八味中藥。該藥傳若干代后為馬應龍所繼承發(fā)揚,又被更名為“馬應龍定州眼藥”,這也是中華老字號馬應龍的起源。
新中國成立后,馬應龍全國發(fā)展最好的一個分支——武昌分店,成為馬應龍制藥廠,后在1996年改為國營武漢第三制藥廠。
可見,在馬應龍40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中,眼藥才是源遠流長的拳頭主打產品,并不是后來的痔瘡藥。
而馬應龍從治眼疾到治痔瘡的轉型,要拜“第一次意外”所賜。
1981年,華北某地的一個患者因為痔瘡發(fā)作卻沒有藥醫(yī),便把馬應龍眼膏涂在了相應部位。結果痔瘡治好了,這位患者便把感謝信寄到了武漢。
1983年12月24日,時為武漢第三制藥廠的馬應龍集團決定正式推出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并大受市場歡迎,這“第一次意外”開啟了馬應龍的“起飛模式”。
而第二次“意外”則開拓了馬應龍的邊界。
2009年,馬應龍推出首個跨界產品——馬應龍八寶眼霜。從目前的公開資料來看,這個跨界,也似乎類似于“無心插柳柳成蔭”。
2005年,在天涯論壇上,“馬應龍痔瘡膏的多種用法”成為站內的一個熱門貼。不少人稱馬應龍痔瘡膏能夠消除眼袋和祛除黑眼圈。該反饋據說傳回了馬應龍集團,2006年馬應龍決定成立工作站專門研發(fā)眼霜,直至3年后的2009年,以“馬應龍八寶”的品牌名成功問世。
馬應龍八寶目前暢銷了100萬+,馬應龍也明顯嘗到了甜頭。2012年,馬應龍成立另一家公司,并推出另一個化妝品牌“瞳話”。這次它隱去“馬應龍”三個字,嘗試用全新身份進軍美妝行業(yè)。
“馬應龍八寶”和“瞳話”是兩個定位有區(qū)別的產品。前者一開始在藥妝店販售,后來主攻電商。而后者由馬應龍子公司負責運營,定位于三四線城市,主要采線下渠道(CS渠道-化妝品專門店)銷售,公開資料顯示,瞳話共進入線下4000多家門店。
不管是痔瘡膏、還是眼霜,按照馬應龍的披露,來源都還是明萬歷朝的“八寶名方”。同一盤原料,炒出不同的菜。
圖 | 馬應龍的多元化之路,來自于年報
如今,馬應龍的多元業(yè)務已經搞了三大類,四大產品線。三大類包括:
醫(yī)藥工業(yè)(基于八寶名方,以肛腸為核心,以眼科、皮膚科等為支柱來開發(fā)生產相關產品);
醫(yī)療服務(擁有7家直營肛腸連鎖醫(yī)院和17家肛腸診療中心等,其中北京醫(yī)院是民營醫(yī)院中唯一的三甲肛腸??漆t(yī)院);
醫(yī)藥商業(yè)(馬應龍大藥房入選中國連鎖藥店50強,擁有69家終端門店,自動售藥機66臺等)。
四大產品線包括:
肝腸品類;
眼科品類(以八寶眼膏為主打);
皮膚品類(以龍珠軟膏為主打);
大健康品類(包括功能型化妝品、護理品、功能型食品、中藥飲片及醫(yī)療器械等)。
從這一整個框架來看馬應龍于2023年推出的小藍濕廁紙,就知道該產品,只能算馬應龍多元化戰(zhàn)略中,順水推舟推出的一個。披露顯示,2023年上半年馬應龍升級大健康產品 25 個,新增大健康產品資源 38 個。
有意思的是,在小藍之前,馬應龍是將其另一款產品“大白衛(wèi)生濕巾”作為濕廁紙來進行宣傳推薦的,后來估計“濕巾”二字不容易打出品牌心智,才又開發(fā)出“小藍濕廁紙”,搶奪“肛需”市場。
圖 | 馬應龍的小紅書廣告
據馬應龍2022年年報,多元化發(fā)展的馬應龍,當年營收維持在35億元人民幣量級,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維持在4.79億元量級。最新市值維持在100億人民幣以上。
發(fā)展得不算差,但和“對標物”一對比,差距還是有的。它的對標物是云南白藥。兩者主打產品并不一樣,但云南白藥的多元化發(fā)展路徑,給了馬應龍啟發(fā)。
云南白藥最新市值高達900多億,而馬應龍只100億。2023年,云南白藥總營收達到了391.11億元,歸母凈利潤為40.94億元。馬應龍與之差距明顯。(為了便于對比,圖中采用雙方2022年財報數據)
云南白藥也搞多元戰(zhàn)略,有三大事業(yè)群,包括:
藥品事業(yè)群(也就是云南白藥系列);
健康品事業(yè)群(牙膏品類為核心);
中藥資源事業(yè)群(包括中藥飲片、保健食品等)。
云南白藥系列(包括氣霧劑、創(chuàng)可貼等)市占額普遍第一,多元化最亮眼的是它的牙膏系列,據尼爾森零售研究數據披露,國內市場份額24.6%,也是市場第一。
云南白藥牙膏的市場營銷也做得好。據披露,其2022年度總曝光 23.28 億次,總觸達 5.99 億人。
馬應龍藥業(yè)集團品牌總監(jiān)王春猛就曾表示,“它們(云南白藥)在行業(yè)內立了一個標桿,讓我們覺得在做好藥品的同時可以在大健康領域做嘗試?!?/p>
其本質還是如何把“馬應龍”這個中華老字號IP,變出更多的花樣來。
03 濕廁紙大戰(zhàn),馬應龍前面多的是大Boss
如前述,目前馬應龍濕廁紙,并非市場上最暢銷的品牌。但馬應龍進入該賽道,顯然是被行業(yè)刺激。
據市場數據顯示,中國濕廁紙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從2017年的2.75億元上漲至2022年的7.52億元,同比2021年上漲36%。有增長,就讓人有念想。
第三方權威機構預測,未來幾年中國整體濕廁紙的市場規(guī)模將快速突破30億元。不過,若將其放在總規(guī)模達1479億的中國生活用紙這個大盤子中(數據來自于中國產業(yè)研究院),可見濕廁紙仍是一個處在成長期的“小新”市場。
在濕廁紙行業(yè)賽道上,前十名的品牌,多為傳統(tǒng)紙業(yè)巨頭。比如舒潔、維達、心相印、得寶等,濕廁紙成為它們的新業(yè)務板塊不足為奇。
而領頭羊卻是一個行業(yè)原知名度并不算太高的選手——德佑,但后發(fā)制人。
根據歐睿信息咨詢出具的信息顯示:2023年上半年,德佑濕廁紙銷量全國遙遙領先。截至2023年7月,德佑濕廁紙累計銷售超1億包,穩(wěn)居淘寶交易指數排行榜前列。
德佑創(chuàng)立于2010年,系河南逸祥衛(wèi)生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鄭州)旗下品牌,是一家專注做一次性衛(wèi)生用品的企業(yè)。2017年,德佑創(chuàng)始人楊自強發(fā)現,中國人組團去日本背智能馬桶蓋回國,但智能馬桶蓋的使用場景有所局限,他開始思考,是否存在一款產品能夠滿足消費者隨時隨地如水洗般干凈的需求。
歷經3年半的市場分析,2020年德佑推出第一款濕廁紙產品,公司所有資源都圍繞濕廁紙做布局。
2022年,歌手蘇醒在一檔綜藝節(jié)目中貢獻了“用濕廁紙擦臉”的名場面,濕廁紙與德佑進入更多人的視野。德佑沒有錯過這個出圈機會,迅速與蘇醒敲定合作,將品牌植入消費者心中。
產品倒也沒有那么“具備開創(chuàng)性”,但德佑的營銷卻玩到飛起,全面刷屏梯媒和各種社交APP——小紅書達人種草、抖音明星帶貨直播,成功進行了市場教育,并培植了“干凈=濕廁紙=德佑”的品牌心智。
馬應龍與之比起來,無疑是一個后來者,目前可以說它的紙還是沒它的膏有名。
不過畢竟背靠中華老字號,馬應龍濕廁紙是有后發(fā)優(yōu)勢的。但可能需要多來點創(chuàng)意營銷,或者價格戰(zhàn),以及讓品牌更加貼近女性,這或許能盡快跑出一條更快的路。
擦屁股在世界不同地區(qū)有不同的習慣。日本的智能水洗馬桶蓋已經深入人心,在東南亞,許多中國游客也發(fā)現馬桶旁邊一般會有個水龍頭。我國正在推進衛(wèi)生間革命,希望濕廁紙也能給消費者帶來升級體驗,最好也能把“可溶于水”這門技術做得更好,別再讓大家的馬桶旁邊又堆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