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5日),由上報集團國際傳播中心主辦,上海日報社(Shanghai Daily)、第六聲 (Sixth Tone)協(xié)辦的“關注‘小而美’——國際傳播話語體系創(chuàng)新研討會”(“Minute but Mighty”Symposium 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在集團43樓融媒創(chuàng)新空間順利舉辦。國際傳播領域?qū)<摇W者、媒體從業(yè)者共赴論壇,從一篇篇在海外引起熱烈反響的成功作品出發(fā),就如何從小切口講好中國故事展開深入討論,研討會共涵蓋三個主要議題,持續(xù)3個多小時。
第一個議題為“普通人物的故事講述”,聚焦如何通過描繪普通中國人的生活喚起世界共鳴,打動海外讀者。在分享環(huán)節(jié),上海日報社高級編輯、特聘首席評論員王勇以用英文報道《金色的魚鉤》原型、102歲老兵陳訓楊的故事為切入口,剖析了中國老兵報道引起廣泛海外關注、取得理想傳播效果的原因——“真實的故事最感動人,高尚的精神沒有國界”,他強調(diào)了優(yōu)質(zhì)的國際傳播媒體作品應堅守的寫作原則,即“樸實的語言”、“真實的故事細節(jié)”、“寓觀點與敘事之中”。第六聲視覺組組長戚雅從對人物的理解和敘事策略的角度分享了如何講述好普通人的故事,在選題層面,她認為探究平凡個體與公共政策、新興經(jīng)濟、城市之間的關系,可以較好地以小切口深入大主題,而在敘事層面,她引入了高概念故事和低概念故事的理論,并強調(diào)了人物弧光對寫好人物特稿、對世界講好中國人物故事的重要性。
在點評環(huán)節(jié),華東師范大學戰(zhàn)略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虹用“好奇心”、“體驗感”、“共情力”三個關鍵詞總結(jié)了分享者的講述,“我們以他者能夠接受的方式去傳達我們中國人的故事,我覺得這樣這些故事才能打動人心”,“細節(jié)的描述能夠展示一種多樣化的修辭,就像用多彩的絲線縫合出不同的姿態(tài)、不同顏色的生活的畫卷,讓人身臨其境,建立體驗感”,“我們要建立跟他人的聯(lián)系,讓共情成為他者和中國人之間建立起聯(lián)結(jié)的紐帶和橋梁”。
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原副主任陳靜溪對“小而美”的話語體系表達了認同,他認為面對外媒的詆毀時,“當他們把整個我們社會描寫得灰暗的時候,我們這些‘小而美’的故事就是在戳破他們的幕布,在他們的幕布上一個一個打洞,把幕布打穿。因為透過這些故事可以看到我們的人民勤奮努力地生活,我們是一個正常而蓬勃發(fā)展的社會,比他們想象的要好得多。”
第二個議題為“海外社交的有效互動”,著眼于如何運用好海外社交平臺,有效觸達海外受眾。上海日報社悅風雅JoyWithGrace主創(chuàng)徐悅爾分享了在海外孵化和運營宣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賬號 @悅風雅 JoyWithGrace 的過程,從選題角度、受眾定位、運營策略等方向給予了依托海外社媒賬號做好中華文化傳播的思路和建議。第六聲編輯部主任張茹則分享了第六聲建立起歐美讀者群并擁有高互動率的運營策略,從明確運營目標、視覺化文字內(nèi)容、不盲從流量、人人參與社交運營的角度分析了第六聲建立起受眾粘性的邏輯,強調(diào)“內(nèi)容為王”和長期耕耘的重要性。
在點評環(huán)節(jié),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傳播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鄧建國認為當前國際傳播已經(jīng)進入了全新的階段,“‘小而美’的故事美在它有far-reaching impact(深遠影響),它的這個影響是跨越時間的”,而在信息時代,有效的海外傳播應“將傳播對象視作平等的人進行傳播,當我們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它的內(nèi)部必然是連貫的,邏輯是通暢的,人物刻畫是前后一致的。”而對于分享者們給出的案例,鄧建國也表示,“對于剛剛分享的這些好的案例,我們學界應該和業(yè)界坐在一起,深度地挖掘,然后找出共性,最后變成一個模式,那么我們可以進一步復制這個模式,這樣我們才可以繼續(xù)我們的小和美。”
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郭可對以中國傳統(tǒng)服飾漢服作為切口進行國際傳播的方式表示了欣賞,“國際傳播需要越來越人性化的、接地氣的切口,而不是大而化之的話題,越是細就越能夠體現(xiàn)出它的能量”,而對于積累的活躍讀者群和粉絲粘性,他表示“要在社交媒體上形成這種傳播態(tài)勢,需要精細化的國際傳播策略和傳播技巧?!?/p>
第三個議題為“中華文明的生動表達”,探討如何將深遠復雜的中華文明以生動可親的方式進行海外傳播。上海日報社城市和建筑歷史專欄作家、Qiao Shanghai工作室負責人喬爭月分享了她如何以上海城市建筑為載體進行國際傳播,架設起溝通業(yè)界與大眾、上海與世界的橋梁。第六聲評論組編輯、主任記者吳海云則以考古為切入口,分析了考古選題的包容性如何巧妙地容納科技、經(jīng)濟發(fā)展等維度,實現(xiàn)軟性傳播,并分享了如何用“故事”而非“敘事”的方式講好考古故事,利用好新媒體進行考古報道。
在點評環(huán)節(jié),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徐清泉認為建筑和考古的選題都是“走心”而“討巧”的國傳選擇,“建筑源頭上蘊藏中西融通,因為它是海派文化的承載,把它做成一個故事化的表達去做國際傳播,深耕細作,是很不容易的”,“考古是中華傳統(tǒng)文明里最能打動老外的選題之一,以它為選題是能夠彰顯上海的大氣磅礴的一個非常值得深耕細作的方面,也承擔了國家層面的對外傳播的任務和使命”。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徐劍表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要做好國際傳播,就應該把中華文明放在整個人類的這樣的一個大框架去陳述。而‘小而美’的敘事,它一定是基于普通個體,其實就是我們中國人民,所以中國故事的主角只要落在人身上,它就會呈現(xiàn)出一種非常向上的生命力。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份子去講述,才會獲得中國以外其他人民的共情?!?/p>
上海報業(yè)集團副社長、國際傳播中心主任丁波在致辭中表示,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這充分體現(xiàn)話語體系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中國主流媒體國際傳播的話語表達目前面臨著四重挑戰(zhàn):西方話語強勢霸權、中外跨文化差異、社交媒體對傳播生態(tài)的沖擊、Z世代受眾習慣的改變。這些挑戰(zhàn)我們必須去深入研究應對之道,才能促進有效解決“話語匱乏窘境”的問題,逐步改變長期存在“重傳統(tǒng)宣介”、“重單向說服”、“重宏大敘事”等工具理性的桎梏,以暖人心、易共情、促理解,顯多元的話語創(chuàng)新,真正講好中國故事、上海發(fā)展。從“小而美”起步,上報國際傳播中心今年還將開展一些系列好作品的研討和交流,深入實證研究和案例研究,破解正能量的好作品能夠贏得國際大流量的“傳播密碼”,讓國際傳播提質(zhì)增效,潤物無聲。
研討會在大家的熱烈討論中落下帷幕,大家期待上報集團國際傳播工作鞏固既有優(yōu)勢,加強創(chuàng)新,融會貫通,繼續(xù)穩(wěn)步向前,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上海精彩。
上海日報社、第六聲SIXTH TONE、集團新聞辦、國際傳播中心相關負責人出席了會議。
來源:上海報業(yè)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