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小米想要的新層次,手機給不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小米想要的新層次,手機給不了

對盧偉冰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范劍磊

文|青橙財經(jīng) 天辰

編輯|六子

2月22日,被小米譽為“影像和科技新層次”的小米14 Ultra面世了。

此次小米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果然沒有登場,主講人換成了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和小米中國區(qū)副總裁許斐。

3個月前,小米14系列首銷銷量遠超13系列首銷銷量,讓小米又興奮了起來。同時,隨著小米汽車呼之欲出,2月初,雷軍決定把更多精力放在汽車業(yè)務上,不僅讓盧偉冰兼任小米品牌總經(jīng)理,同時也讓其成為日后小米手機發(fā)布會的主講人。

此次小米14 Ultra的發(fā)布算是盧偉冰的首秀,但對于他來說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畢竟從2022年一季度至2023年三季度,小米手機業(yè)務收入已連續(xù)7個季度同比下降,何時止頹還是未知數(shù)。

同時,在2021年8月,雷軍曾喊出“三年拿下全球第一”的口號。此次發(fā)布會上,雖然盧偉冰表示最終的目標還是全球第一,但并沒提及期限。

有調(diào)研數(shù)據(jù)顯示,小米手機雖然全球前三地位較為穩(wěn)固,但離蘋果、三星仍有一定的差距。隨著三年期限將至,雷軍的豪言壯志或?qū)⒙淇铡?/p>

01 堆料對標友商

堆料對標友商是小米近幾年的慣例,這一次除了一如既往的對標蘋果外,還有華為。

先看小米14 Ultra的主要標簽:影像和科技新層次。影像方面,小米14 Ultra已是小米第三代搭載徠卡影像的Ultra系列,第一代是小米12S Ultra,第二代是小米13 Ultra。

其實搭載徠卡影像的手機品牌不止小米,但小米認為真正的差異在于層次感。此次小米將14 Ultra的突破點放在光學和計算攝影上,在小米看來,這樣的突破將會讓真實的影像有層次感。

光學方面,小米14 Ultra搭載的徠卡Summilux鏡頭被徠卡評價為“移動影像新光學時代的Summilux 鏡皇”,這讓小米14 Ultra在迄今為止的小米手機中,擁有最大綜合進光量、最高規(guī)格的光學鏡片、最精密的光路設計。

計算方面,小米影像大腦全新升級為Xiaomi AISP,這是小米首個AI大模型計算攝影平臺,其所有模塊都基于AI大模型重構(gòu),并通過小米澎湃OS和全新處理管線,全面整合了CPU、GPU、NPU和ISP的算力,計算能力達到60 TOPS,甚至是友商獨立ISP芯片的3倍多。

有了Xiaomi AISP后,小米14 Ultra的抓拍能力提升,以算法最重載的“人像模式”為例,在該模式下,小米14 Ultra能夠做到連續(xù)150張抓拍。

在小米看來,小米14 Ultra在影像方面帶來的信息量很大,將開啟新篇章,而三個關鍵詞就是:光學、計算、層次感。

性能方面,小米14 Ultra搭載第三代驍龍8處理器,雖然這款處理器在安卓手機中已是常見,但小米14 Ultra配備了雙路環(huán)形冷泵散熱系統(tǒng),讓手機散熱性能大幅提高。

盧偉冰表示,迄今為止,其他所有安卓手機在“人像模式”下都無法連拍150張,到幾十張時就卡死了。蘋果iPhone可以做到,但需要99秒,而小米14 Ultra只需要43秒。同時,小米連拍時手機正反面的起始和結(jié)束溫度均低于iPhone。

續(xù)航方面,小米14 Ultra搭載 5300mAh小米金沙江電池。小米表示,這不僅是小米手機迄今為止的最強續(xù)航表現(xiàn),還創(chuàng)造了三個行業(yè)第一,即超高能量密度、超高硅含量、超長壽命。其中,能量密度779Wh/L、硅含量6%、電池循環(huán)1600次后,依舊有80%壽命。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14 Ultra首次應用雙向衛(wèi)星通信技術,這一功能無疑劍指華為。有意思的是,小米在發(fā)布會上還特意發(fā)布一個與友商60 PRO對比的短片,顯然這指的是華為Mate60 PRO。在尋星速度測試中,小米14 Ultra用時2秒,友商用時5秒;連接速度測試中,小米14 Ultra用時25秒,友商用時35秒;接通速度測試中,小米14 Ultra用時20秒,友商用時23秒。

來源于雷軍公眾號

總之,此次小米堆足了料來對標競爭對手。

不過,堆料對標是國產(chǎn)手機的常態(tài),此次小米手機無疑是占據(jù)了發(fā)布時間的優(yōu)勢,等今年下半年各大品牌的新旗艦機型陸續(xù)出爐后,堆的料也會超過小米。

飛象網(wǎng)創(chuàng)始人項立剛表示,只能說徠卡影像和大模型有一定的能力,但并不特別。首先和徠卡合作的不止小米一家,華為也有,與徠卡合作主要在于提升品牌形象,真正的影像能力還得靠手機廠商自己突破。而大模型對手機的智能化能力肯定會起到好效果,但相信其他手機品牌都會跟進的,屆時大家也很難保證還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

CHIP奇譜科技總編羅國昭認為,影像的故事在手機領域太常見了,而大模型的出現(xiàn)能增加一些新鮮感,但遲早也要變的稀松平常。在這個時間點到來之前,小米手機要做的是盡可能的挖掘新鮮感來增長自身產(chǎn)品的價值。

對于衛(wèi)星通信技術,羅國昭指出,別人已經(jīng)從0做到1了,如今小米做到1.1,只能說是小范圍的優(yōu)化,談不上新鮮。如果沒有衛(wèi)星通訊功能,怎么好意思標榜高端呢。一直以來,各手機品牌在傳統(tǒng)配置方面早已沒什么優(yōu)勢可言,如今影像、通訊等技術也都趨于封頂狀態(tài),只剩下品牌的差別。在這種狀態(tài)下,只要品牌價值支撐得住配置,廠商的錢足夠,就盡可能的堆硬件。

02 手機收入持續(xù)下降

雖然小米14 Ultra開啟了小米影像的新篇章,但小米手機業(yè)務還未必能達到新層次。

截至目前,小米集團發(fā)布的最新財報為2023年三季度的財報,該季度,小米總營收709億元,同比微增0.6%,終于結(jié)束此前連續(xù)6個季度同比下降的局面。

三大業(yè)務收入中,手機業(yè)務收入成為唯一同比下降的業(yè)務。該季度,小米手機收入416億元,同比下降2%;IoT與生活消費產(chǎn)品收入207億元,同比增長8.5%;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收入78億元,同比增長9.7%。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三季度,小米手機業(yè)務收入已連續(xù)7個季度同比下降。2022年一季度至2023年三季度,小米手機收入分別為458億元、423億元、425億元、366.7億元、350億元、366億元、416億元;分別同比下降11.1%、28.4%、11.1%、27.3%、23.6%、13.4%、2%。

收入占比方面,上述期間,小米手機收入占比分別為62.4%、60.2%、60.3%、59.7%、58.8%、54.3%、58.7%,已連續(xù)4個季度低于60%。

銷量方面有所轉(zhuǎn)機,據(jù)Canalys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達2.934億部,同比下降1%,小米手機市場排名第三名,出貨量達4150萬部,同比增長2%,與傳音成為前五名中唯二實現(xiàn)增長的廠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方面,該季度,整體出貨量6670萬部,同比下降5%,小米手機雖然市場排名仍是第五名,但卻是前五名中唯一出貨量同比增長的,出貨量達910萬部,同比增長1.11%。

*來源于Canalys

出貨量漲了,但收入?yún)s下降了,這說明小米手機對利潤的貢獻有限。

“這個道理很簡單,說明小米的旗艦機型表現(xiàn)不好,銷量的增加主要還是中低端產(chǎn)品。不能說中低端產(chǎn)品沒有意義,但對于利潤的貢獻不會很大。對于小米來說,要想在旗艦機型上有所突破會面臨很大的考驗,畢竟很長時間以來小米都是靠中低端機型打天下?!表椓傉f道。

三季報顯示,銷售成本方面,小米手機銷售成本347億元,同比減少10.4%,這是手機銷售額減少所致,同時,還包括境外市場存貨減值撥備減少以及核心零部件價格下降所致。

對于手機收入的下降,小米表示,主要是由于平均售價(ASP)有所下降所致。三季度,小米手機平均售價997元,同比下降5.8%,主要由于拉丁美洲、非洲及中東等平均售價較低的新興市場的出貨量增長,但部分被中國大陸市場的平均售價增加所抵消。

實際上,翻看小米近幾年各季度財報發(fā)現(xiàn),小米手機對于ASP的增長和下降的解釋幾乎無一例外的顯示:增長是高端化的推進,下降不是促銷就是清理庫存,亦或是海外新興市場出貨量增加但部分被國內(nèi)市場ASP增加所抵消。

也就是說,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越高,越會影響該業(yè)務的整體收入??磥?,小米手機所謂的高端夢都是在收割國內(nèi)用戶,打國際市場還是以中低端為主。

03 未來依舊壓力山大

2021年二季度,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首次擊敗蘋果躋身第二。當年8月,雷軍喊出“三年拿下全球第一”的口號。

此次發(fā)布會上,盧偉冰表示,小米手機出貨量連續(xù)14個季度穩(wěn)居全球前三,小米的目標仍是全球第一。

據(jù)Canalys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共為11.4億部,同比下降4%。小米手機以1.464億部的出貨量排名第三,同比下降4%。前兩名則是蘋果和三星,出貨量分別為2.292億部和2.254億部,分別同比下降1%和13%。全球市場份額方面,前三名分別為蘋果、三星、小米,依次占據(jù)20%、20%、13%。

*來源于Canalys

從整個榜單看,小米手機全球前三的地位雖然較為穩(wěn)固,但想更進一步也很難,與三星和蘋果還有一定的差距。

今年8月,雷軍的三年期限將至,屆時小米手機能否完成目標還是個未知數(shù)。

此外,小米的高端路也不平坦。自2020年小米10發(fā)布并正式確立了高端化戰(zhàn)略路線后,如今已有三年多。去年8月,雷軍在其第四次年度演講中也透露過,小米內(nèi)部對于高端曾有過激烈討論。當小米11受挫、小米12不達預期時,在2022年春節(jié)后上班的第一天,小米內(nèi)部組織了一場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專項戰(zhàn)略討論會,所有部門的總經(jīng)理都參加了,核心話題就是小米到底要不要繼續(xù)做高端?是用小米品牌做,還是新創(chuàng)立一個品牌?最終還是堅持使用小米品牌做高端。

項立剛指出,小米手機走高端化的路還很長,尤其是能夠在全球都能有影響的話,沒有自己的幾個獨門秘籍是不行的。相比之下,蘋果、三星、華為都有自己的獨門秘籍。如今,消費者對所謂的堆料的興趣不是那么大了,誰的獨立新技術越多,大家才會更為關注,而堆料更多的意義在于銷售層面。小米如果想走好高端化,必須在底層技術有更多的突破才有機會。

在羅國昭看來,小米手機的問題還是拳頭產(chǎn)品不夠硬,一時間還做不到用一個產(chǎn)品打天下樹品牌。此外,無論是一專多能的產(chǎn)品布局,還是一強多向的產(chǎn)品布局,都是構(gòu)建在強勢品牌基礎上,這種產(chǎn)品的強勢和品牌的強勢是相輔相成。目前看,還談不上小米高端化不成功,但紅米在某些方面的發(fā)展似乎有些蓋過小米品牌,這才是高端失敗的一種體現(xiàn)。目前除了小米手機之外的其他產(chǎn)品,如小米筆記本電腦、顯示器等,小米品牌已經(jīng)基本讓渡給紅米品牌。對于小米品牌的高端形象,只能靜等Ultra和Mix何時在高端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后來提升了。轉(zhuǎn)機或許來自小米14系列,自去年10月發(fā)布后,小米14系列的首銷銷量是小米13系列的7.8倍,首銷月助力小米在手機4-6K價格段取得38%市場份額。但總體表現(xiàn)如何得等到2023年四季度/2023年年報出爐才能體現(xiàn)。

至少目前看,小米手機業(yè)務還未止頹,對盧偉冰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發(fā)布會上,盧偉冰還提到了小米的“人車家全生態(tài)”戰(zhàn)略,雖然對小米汽車幾乎只字未提,但不管怎樣,2024年作為小米“人車家全生態(tài)”的元年,小米集團的重心一定會向小米汽車傾斜,這從雷軍在2月初提到的精力轉(zhuǎn)移就可以看出。

如今,小米汽車還沒上市,但從不缺流量,有關價格、配置甚至車牌等猜測、流言蜚語接連不斷。作為雷軍的最后一次創(chuàng)業(yè)板塊,小米汽車似乎才是提升小米集團整體層次感的重點所在。

但新能源車領域的競爭或許比智能手機更慘烈。從去年年初,由特斯拉開啟的價格戰(zhàn)直到今年仍在繼續(xù)。今年年初,比亞迪秦PLUS榮耀版、驅(qū)逐艦05榮耀版車型的上市,讓價格進一步下探。此后,上汽通用五菱、吉利、長安啟源等多家車企紛紛跟進,10萬元以內(nèi)成了新一波競爭點。

除了價格戰(zhàn),停擺、倒閉也成近來新能源車企的關鍵詞。截至目前,括高合汽車、威馬、天際、奇點、愛馳等10多家造車新勢力不是宣告破產(chǎn)就是陷入經(jīng)營危機。

就在這個時間點,小米汽車呼之欲出。

項立剛表示,小米手機在很難有大突破的情況下,如果不抓住汽車這個機會,就無法講好生態(tài)故事。但如果說雷軍安心的去做汽車了也不絕對,小米手機還沒到安心的地步。

“汽車的問題就在于來的太晚,所有他想做的都在被別人拼命的堵。這時候考驗就是小米的決心,雷軍將更多精力放在汽車上的目的也是為了給目標消費者更強的信心支持,以等到產(chǎn)品真正落地。如果心氣都落了,再起就難了”羅國昭說道。

本文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quán)人。

小米

8.5k
  • 小米通訊公司200億元小公募債獲上交所受理
  • 多家保險公司拒給小米SU7續(xù)保?小米發(fā)言人辟謠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小米想要的新層次,手機給不了

對盧偉冰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范劍磊

文|青橙財經(jīng) 天辰

編輯|六子

2月22日,被小米譽為“影像和科技新層次”的小米14 Ultra面世了。

此次小米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果然沒有登場,主講人換成了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和小米中國區(qū)副總裁許斐。

3個月前,小米14系列首銷銷量遠超13系列首銷銷量,讓小米又興奮了起來。同時,隨著小米汽車呼之欲出,2月初,雷軍決定把更多精力放在汽車業(yè)務上,不僅讓盧偉冰兼任小米品牌總經(jīng)理,同時也讓其成為日后小米手機發(fā)布會的主講人。

此次小米14 Ultra的發(fā)布算是盧偉冰的首秀,但對于他來說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畢竟從2022年一季度至2023年三季度,小米手機業(yè)務收入已連續(xù)7個季度同比下降,何時止頹還是未知數(shù)。

同時,在2021年8月,雷軍曾喊出“三年拿下全球第一”的口號。此次發(fā)布會上,雖然盧偉冰表示最終的目標還是全球第一,但并沒提及期限。

有調(diào)研數(shù)據(jù)顯示,小米手機雖然全球前三地位較為穩(wěn)固,但離蘋果、三星仍有一定的差距。隨著三年期限將至,雷軍的豪言壯志或?qū)⒙淇铡?/p>

01 堆料對標友商

堆料對標友商是小米近幾年的慣例,這一次除了一如既往的對標蘋果外,還有華為。

先看小米14 Ultra的主要標簽:影像和科技新層次。影像方面,小米14 Ultra已是小米第三代搭載徠卡影像的Ultra系列,第一代是小米12S Ultra,第二代是小米13 Ultra。

其實搭載徠卡影像的手機品牌不止小米,但小米認為真正的差異在于層次感。此次小米將14 Ultra的突破點放在光學和計算攝影上,在小米看來,這樣的突破將會讓真實的影像有層次感。

光學方面,小米14 Ultra搭載的徠卡Summilux鏡頭被徠卡評價為“移動影像新光學時代的Summilux 鏡皇”,這讓小米14 Ultra在迄今為止的小米手機中,擁有最大綜合進光量、最高規(guī)格的光學鏡片、最精密的光路設計。

計算方面,小米影像大腦全新升級為Xiaomi AISP,這是小米首個AI大模型計算攝影平臺,其所有模塊都基于AI大模型重構(gòu),并通過小米澎湃OS和全新處理管線,全面整合了CPU、GPU、NPU和ISP的算力,計算能力達到60 TOPS,甚至是友商獨立ISP芯片的3倍多。

有了Xiaomi AISP后,小米14 Ultra的抓拍能力提升,以算法最重載的“人像模式”為例,在該模式下,小米14 Ultra能夠做到連續(xù)150張抓拍。

在小米看來,小米14 Ultra在影像方面帶來的信息量很大,將開啟新篇章,而三個關鍵詞就是:光學、計算、層次感。

性能方面,小米14 Ultra搭載第三代驍龍8處理器,雖然這款處理器在安卓手機中已是常見,但小米14 Ultra配備了雙路環(huán)形冷泵散熱系統(tǒng),讓手機散熱性能大幅提高。

盧偉冰表示,迄今為止,其他所有安卓手機在“人像模式”下都無法連拍150張,到幾十張時就卡死了。蘋果iPhone可以做到,但需要99秒,而小米14 Ultra只需要43秒。同時,小米連拍時手機正反面的起始和結(jié)束溫度均低于iPhone。

續(xù)航方面,小米14 Ultra搭載 5300mAh小米金沙江電池。小米表示,這不僅是小米手機迄今為止的最強續(xù)航表現(xiàn),還創(chuàng)造了三個行業(yè)第一,即超高能量密度、超高硅含量、超長壽命。其中,能量密度779Wh/L、硅含量6%、電池循環(huán)1600次后,依舊有80%壽命。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14 Ultra首次應用雙向衛(wèi)星通信技術,這一功能無疑劍指華為。有意思的是,小米在發(fā)布會上還特意發(fā)布一個與友商60 PRO對比的短片,顯然這指的是華為Mate60 PRO。在尋星速度測試中,小米14 Ultra用時2秒,友商用時5秒;連接速度測試中,小米14 Ultra用時25秒,友商用時35秒;接通速度測試中,小米14 Ultra用時20秒,友商用時23秒。

來源于雷軍公眾號

總之,此次小米堆足了料來對標競爭對手。

不過,堆料對標是國產(chǎn)手機的常態(tài),此次小米手機無疑是占據(jù)了發(fā)布時間的優(yōu)勢,等今年下半年各大品牌的新旗艦機型陸續(xù)出爐后,堆的料也會超過小米。

飛象網(wǎng)創(chuàng)始人項立剛表示,只能說徠卡影像和大模型有一定的能力,但并不特別。首先和徠卡合作的不止小米一家,華為也有,與徠卡合作主要在于提升品牌形象,真正的影像能力還得靠手機廠商自己突破。而大模型對手機的智能化能力肯定會起到好效果,但相信其他手機品牌都會跟進的,屆時大家也很難保證還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

CHIP奇譜科技總編羅國昭認為,影像的故事在手機領域太常見了,而大模型的出現(xiàn)能增加一些新鮮感,但遲早也要變的稀松平常。在這個時間點到來之前,小米手機要做的是盡可能的挖掘新鮮感來增長自身產(chǎn)品的價值。

對于衛(wèi)星通信技術,羅國昭指出,別人已經(jīng)從0做到1了,如今小米做到1.1,只能說是小范圍的優(yōu)化,談不上新鮮。如果沒有衛(wèi)星通訊功能,怎么好意思標榜高端呢。一直以來,各手機品牌在傳統(tǒng)配置方面早已沒什么優(yōu)勢可言,如今影像、通訊等技術也都趨于封頂狀態(tài),只剩下品牌的差別。在這種狀態(tài)下,只要品牌價值支撐得住配置,廠商的錢足夠,就盡可能的堆硬件。

02 手機收入持續(xù)下降

雖然小米14 Ultra開啟了小米影像的新篇章,但小米手機業(yè)務還未必能達到新層次。

截至目前,小米集團發(fā)布的最新財報為2023年三季度的財報,該季度,小米總營收709億元,同比微增0.6%,終于結(jié)束此前連續(xù)6個季度同比下降的局面。

三大業(yè)務收入中,手機業(yè)務收入成為唯一同比下降的業(yè)務。該季度,小米手機收入416億元,同比下降2%;IoT與生活消費產(chǎn)品收入207億元,同比增長8.5%;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收入78億元,同比增長9.7%。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三季度,小米手機業(yè)務收入已連續(xù)7個季度同比下降。2022年一季度至2023年三季度,小米手機收入分別為458億元、423億元、425億元、366.7億元、350億元、366億元、416億元;分別同比下降11.1%、28.4%、11.1%、27.3%、23.6%、13.4%、2%。

收入占比方面,上述期間,小米手機收入占比分別為62.4%、60.2%、60.3%、59.7%、58.8%、54.3%、58.7%,已連續(xù)4個季度低于60%。

銷量方面有所轉(zhuǎn)機,據(jù)Canalys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達2.934億部,同比下降1%,小米手機市場排名第三名,出貨量達4150萬部,同比增長2%,與傳音成為前五名中唯二實現(xiàn)增長的廠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方面,該季度,整體出貨量6670萬部,同比下降5%,小米手機雖然市場排名仍是第五名,但卻是前五名中唯一出貨量同比增長的,出貨量達910萬部,同比增長1.11%。

*來源于Canalys

出貨量漲了,但收入?yún)s下降了,這說明小米手機對利潤的貢獻有限。

“這個道理很簡單,說明小米的旗艦機型表現(xiàn)不好,銷量的增加主要還是中低端產(chǎn)品。不能說中低端產(chǎn)品沒有意義,但對于利潤的貢獻不會很大。對于小米來說,要想在旗艦機型上有所突破會面臨很大的考驗,畢竟很長時間以來小米都是靠中低端機型打天下?!表椓傉f道。

三季報顯示,銷售成本方面,小米手機銷售成本347億元,同比減少10.4%,這是手機銷售額減少所致,同時,還包括境外市場存貨減值撥備減少以及核心零部件價格下降所致。

對于手機收入的下降,小米表示,主要是由于平均售價(ASP)有所下降所致。三季度,小米手機平均售價997元,同比下降5.8%,主要由于拉丁美洲、非洲及中東等平均售價較低的新興市場的出貨量增長,但部分被中國大陸市場的平均售價增加所抵消。

實際上,翻看小米近幾年各季度財報發(fā)現(xiàn),小米手機對于ASP的增長和下降的解釋幾乎無一例外的顯示:增長是高端化的推進,下降不是促銷就是清理庫存,亦或是海外新興市場出貨量增加但部分被國內(nèi)市場ASP增加所抵消。

也就是說,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越高,越會影響該業(yè)務的整體收入。看來,小米手機所謂的高端夢都是在收割國內(nèi)用戶,打國際市場還是以中低端為主。

03 未來依舊壓力山大

2021年二季度,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首次擊敗蘋果躋身第二。當年8月,雷軍喊出“三年拿下全球第一”的口號。

此次發(fā)布會上,盧偉冰表示,小米手機出貨量連續(xù)14個季度穩(wěn)居全球前三,小米的目標仍是全球第一。

據(jù)Canalys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共為11.4億部,同比下降4%。小米手機以1.464億部的出貨量排名第三,同比下降4%。前兩名則是蘋果和三星,出貨量分別為2.292億部和2.254億部,分別同比下降1%和13%。全球市場份額方面,前三名分別為蘋果、三星、小米,依次占據(jù)20%、20%、13%。

*來源于Canalys

從整個榜單看,小米手機全球前三的地位雖然較為穩(wěn)固,但想更進一步也很難,與三星和蘋果還有一定的差距。

今年8月,雷軍的三年期限將至,屆時小米手機能否完成目標還是個未知數(shù)。

此外,小米的高端路也不平坦。自2020年小米10發(fā)布并正式確立了高端化戰(zhàn)略路線后,如今已有三年多。去年8月,雷軍在其第四次年度演講中也透露過,小米內(nèi)部對于高端曾有過激烈討論。當小米11受挫、小米12不達預期時,在2022年春節(jié)后上班的第一天,小米內(nèi)部組織了一場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專項戰(zhàn)略討論會,所有部門的總經(jīng)理都參加了,核心話題就是小米到底要不要繼續(xù)做高端?是用小米品牌做,還是新創(chuàng)立一個品牌?最終還是堅持使用小米品牌做高端。

項立剛指出,小米手機走高端化的路還很長,尤其是能夠在全球都能有影響的話,沒有自己的幾個獨門秘籍是不行的。相比之下,蘋果、三星、華為都有自己的獨門秘籍。如今,消費者對所謂的堆料的興趣不是那么大了,誰的獨立新技術越多,大家才會更為關注,而堆料更多的意義在于銷售層面。小米如果想走好高端化,必須在底層技術有更多的突破才有機會。

在羅國昭看來,小米手機的問題還是拳頭產(chǎn)品不夠硬,一時間還做不到用一個產(chǎn)品打天下樹品牌。此外,無論是一專多能的產(chǎn)品布局,還是一強多向的產(chǎn)品布局,都是構(gòu)建在強勢品牌基礎上,這種產(chǎn)品的強勢和品牌的強勢是相輔相成。目前看,還談不上小米高端化不成功,但紅米在某些方面的發(fā)展似乎有些蓋過小米品牌,這才是高端失敗的一種體現(xiàn)。目前除了小米手機之外的其他產(chǎn)品,如小米筆記本電腦、顯示器等,小米品牌已經(jīng)基本讓渡給紅米品牌。對于小米品牌的高端形象,只能靜等Ultra和Mix何時在高端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后來提升了。轉(zhuǎn)機或許來自小米14系列,自去年10月發(fā)布后,小米14系列的首銷銷量是小米13系列的7.8倍,首銷月助力小米在手機4-6K價格段取得38%市場份額。但總體表現(xiàn)如何得等到2023年四季度/2023年年報出爐才能體現(xiàn)。

至少目前看,小米手機業(yè)務還未止頹,對盧偉冰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發(fā)布會上,盧偉冰還提到了小米的“人車家全生態(tài)”戰(zhàn)略,雖然對小米汽車幾乎只字未提,但不管怎樣,2024年作為小米“人車家全生態(tài)”的元年,小米集團的重心一定會向小米汽車傾斜,這從雷軍在2月初提到的精力轉(zhuǎn)移就可以看出。

如今,小米汽車還沒上市,但從不缺流量,有關價格、配置甚至車牌等猜測、流言蜚語接連不斷。作為雷軍的最后一次創(chuàng)業(yè)板塊,小米汽車似乎才是提升小米集團整體層次感的重點所在。

但新能源車領域的競爭或許比智能手機更慘烈。從去年年初,由特斯拉開啟的價格戰(zhàn)直到今年仍在繼續(xù)。今年年初,比亞迪秦PLUS榮耀版、驅(qū)逐艦05榮耀版車型的上市,讓價格進一步下探。此后,上汽通用五菱、吉利、長安啟源等多家車企紛紛跟進,10萬元以內(nèi)成了新一波競爭點。

除了價格戰(zhàn),停擺、倒閉也成近來新能源車企的關鍵詞。截至目前,括高合汽車、威馬、天際、奇點、愛馳等10多家造車新勢力不是宣告破產(chǎn)就是陷入經(jīng)營危機。

就在這個時間點,小米汽車呼之欲出。

項立剛表示,小米手機在很難有大突破的情況下,如果不抓住汽車這個機會,就無法講好生態(tài)故事。但如果說雷軍安心的去做汽車了也不絕對,小米手機還沒到安心的地步。

“汽車的問題就在于來的太晚,所有他想做的都在被別人拼命的堵。這時候考驗就是小米的決心,雷軍將更多精力放在汽車上的目的也是為了給目標消費者更強的信心支持,以等到產(chǎn)品真正落地。如果心氣都落了,再起就難了”羅國昭說道。

本文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quán)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