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液晶面板“漲價潮”又來了嗎?65寸成“領漲”主力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液晶面板“漲價潮”又來了嗎?65寸成“領漲”主力

為何終端市場不景氣,液晶面板價格卻能迅速“上揚”呢?

文|視聽圈

2023年11月份,液晶面板價格開始全面“回落”時,業(yè)界就傳聞四大面板廠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咸陽彩虹出手捍衛(wèi)電視面板價格,將啟動“減產”計劃,以此來“護價”。

液晶面板市場最終走勢也如上游面板的“預想”一樣,其價格不僅沒有持續(xù)下跌,而且進入2024年一月之后又再度進入“上漲通道”。

來自行業(yè)知名數據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最新研究顯示,受二月農歷新年工作天數短少及COP供應吃緊影響,電視面板價格提前至1月底起漲。

據悉,隨著市場面板漲價聲浪轉強,以及COP供貨短缺恐導致面板生產不足的風險,面板廠自今年1月拿回議價權,預期至2月50吋以下的電視面板平均漲幅至少達1美元、55吋2美元、65吋2~3美元,甚至不排除缺貨機種漲幅將再擴大。同時,目前電視面板均價均已在現金成本之上,預期第二季的電視面板價格仍有機會挑戰(zhàn)去年高點。

為何終端市場不景氣,液晶面板價格卻能迅速“上揚”呢?

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顯示,2023年全球電視出貨量約1.95億臺,年減2.7%,創(chuàng)近十年來新低。

而對于2024年的全球彩電市場走勢,TrendForce也分析認為,今年第一季適逢傳統(tǒng)消費淡季,預估全球電視出貨量季減約18.9%,來到4,328萬臺。

在全球彩電市場需求“弱勢”的局面下,為何液晶面板價格卻能“止跌回暖,甚至快速上漲”呢?

對此,TrendForce集邦咨詢表示,原因如下。

其一,工作時間減少導致稼動率“收窄”。受二月農歷新年工作天數短少及COP供應吃緊影響,電視面板價格提前至1月底起漲。由于農歷新年在即,全球多數面板廠位于我國的大陸地區(qū),結合此前因應需求減少順勢減少生產,2月的單月平均稼動率創(chuàng)新低,使得第一季面板廠平均稼動率低于7成,面板供過于求比例已從去年第四季的3.9%,收斂至今年第一季的2.6%。

其二,上游產能供給遇到“意外”。今年初日本地震沖擊偏光片上游COP材料商ZEON的富山縣冰見、福井縣敦賀的兩座廠房,由于當地自來水管線受損,短期無法完全復原,恐將影響2月底到3月部分VA面板生產,使得電視面板市場開始醞釀漲價。

其三,終端廠商“加料”采購量。受惠北美渠道自有品牌于2023年底促銷結束后進行庫存回補,加上今年1月中旬開始,品牌陸續(xù)為北美退稅促銷、春季新機型、運動賽事和Amazon Prime Day等活動備貨,以及新興市場的換機需求等,帶動今年第一季電視面板需求,采購量較原先預估增加約6.3%。

總之,這一波漲價行情,是面板企業(yè)自身調整的目標,也是行業(yè)供給中意外因素與需求應用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不過從長期看,面板行業(yè)并沒有迎來需求側的真正復蘇。行業(yè)長期處于限產狀態(tài),因此很難支撐行業(yè)價格持續(xù)全面上漲——行業(yè)目標應該是維持某種,上游盈利下的平衡。

其中,55寸和65寸正在成為“漲價”主力尺寸,漲價幅度最大。主要因為目前這兩個尺寸是全球彩電行業(yè)出貨量最大的“貨倉”。在彩電需求從下向大的過程中,大多數市場并不像我國市場這樣“高歌猛進”,而是需要在中等尺寸上更多積累。

這主要由于對于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大尺寸依然昂貴;以及即便發(fā)達國家中很多居室面積有限,難以容納更大尺寸電視導致。因此,55/65英寸的價格前瞻性,依然具有行業(yè)指導意義。

不過,對于我國消費者而言,75英寸已經成為新的消費中心尺寸。目前,這類大尺寸產品價格亦相對更穩(wěn)定,終端產品也有更多空間消耗上游漲價。預期大尺寸彩電短期價格不受上游價格波動影響。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液晶面板“漲價潮”又來了嗎?65寸成“領漲”主力

為何終端市場不景氣,液晶面板價格卻能迅速“上揚”呢?

文|視聽圈

2023年11月份,液晶面板價格開始全面“回落”時,業(yè)界就傳聞四大面板廠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咸陽彩虹出手捍衛(wèi)電視面板價格,將啟動“減產”計劃,以此來“護價”。

液晶面板市場最終走勢也如上游面板的“預想”一樣,其價格不僅沒有持續(xù)下跌,而且進入2024年一月之后又再度進入“上漲通道”。

來自行業(yè)知名數據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最新研究顯示,受二月農歷新年工作天數短少及COP供應吃緊影響,電視面板價格提前至1月底起漲。

據悉,隨著市場面板漲價聲浪轉強,以及COP供貨短缺恐導致面板生產不足的風險,面板廠自今年1月拿回議價權,預期至2月50吋以下的電視面板平均漲幅至少達1美元、55吋2美元、65吋2~3美元,甚至不排除缺貨機種漲幅將再擴大。同時,目前電視面板均價均已在現金成本之上,預期第二季的電視面板價格仍有機會挑戰(zhàn)去年高點。

為何終端市場不景氣,液晶面板價格卻能迅速“上揚”呢?

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顯示,2023年全球電視出貨量約1.95億臺,年減2.7%,創(chuàng)近十年來新低。

而對于2024年的全球彩電市場走勢,TrendForce也分析認為,今年第一季適逢傳統(tǒng)消費淡季,預估全球電視出貨量季減約18.9%,來到4,328萬臺。

在全球彩電市場需求“弱勢”的局面下,為何液晶面板價格卻能“止跌回暖,甚至快速上漲”呢?

對此,TrendForce集邦咨詢表示,原因如下。

其一,工作時間減少導致稼動率“收窄”。受二月農歷新年工作天數短少及COP供應吃緊影響,電視面板價格提前至1月底起漲。由于農歷新年在即,全球多數面板廠位于我國的大陸地區(qū),結合此前因應需求減少順勢減少生產,2月的單月平均稼動率創(chuàng)新低,使得第一季面板廠平均稼動率低于7成,面板供過于求比例已從去年第四季的3.9%,收斂至今年第一季的2.6%。

其二,上游產能供給遇到“意外”。今年初日本地震沖擊偏光片上游COP材料商ZEON的富山縣冰見、福井縣敦賀的兩座廠房,由于當地自來水管線受損,短期無法完全復原,恐將影響2月底到3月部分VA面板生產,使得電視面板市場開始醞釀漲價。

其三,終端廠商“加料”采購量。受惠北美渠道自有品牌于2023年底促銷結束后進行庫存回補,加上今年1月中旬開始,品牌陸續(xù)為北美退稅促銷、春季新機型、運動賽事和Amazon Prime Day等活動備貨,以及新興市場的換機需求等,帶動今年第一季電視面板需求,采購量較原先預估增加約6.3%。

總之,這一波漲價行情,是面板企業(yè)自身調整的目標,也是行業(yè)供給中意外因素與需求應用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不過從長期看,面板行業(yè)并沒有迎來需求側的真正復蘇。行業(yè)長期處于限產狀態(tài),因此很難支撐行業(yè)價格持續(xù)全面上漲——行業(yè)目標應該是維持某種,上游盈利下的平衡。

其中,55寸和65寸正在成為“漲價”主力尺寸,漲價幅度最大。主要因為目前這兩個尺寸是全球彩電行業(yè)出貨量最大的“貨倉”。在彩電需求從下向大的過程中,大多數市場并不像我國市場這樣“高歌猛進”,而是需要在中等尺寸上更多積累。

這主要由于對于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大尺寸依然昂貴;以及即便發(fā)達國家中很多居室面積有限,難以容納更大尺寸電視導致。因此,55/65英寸的價格前瞻性,依然具有行業(yè)指導意義。

不過,對于我國消費者而言,75英寸已經成為新的消費中心尺寸。目前,這類大尺寸產品價格亦相對更穩(wěn)定,終端產品也有更多空間消耗上游漲價。預期大尺寸彩電短期價格不受上游價格波動影響。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