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北京快餐“諸神之戰(zhàn)”背后,暗藏2024快餐市場的5大趨勢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北京快餐“諸神之戰(zhàn)”背后,暗藏2024快餐市場的5大趨勢

2024年快餐到底該怎么干?

文|紅餐網(wǎng) 翟彬

編輯|洪君

眾所周知,北京是名副其實的“卷都”,尤其對于快餐來說,可謂是強敵環(huán)伺,既有號稱“坪效之王”的南城香,又有“社區(qū)餐飲標桿”紫光園,更有霸蠻、西少爺、嘉和一品等一眾本土快餐品牌。

剛剛過去的2023年,超意興、鄉(xiāng)村基、方中山胡辣湯等全國各地的區(qū)域快餐龍頭集體進京,更是直接引爆了北京快餐市場,引發(fā)外界對北京快餐市場的大討論。

今天,筆者將會剖析“北京快餐大亂斗”背后的底層邏輯,拆解2024快餐生意的五大“不可逆”趨勢!

先拋出結論:

2024年,快餐這門生意一定會比2023年更難做。只有堅持做“難且正確的事情”才能生存,只有高質量、低欲望的品牌才能在存量博弈的市場中穿越周期,市場也終將屬于長期主義者!

帝都快餐大亂斗,誰能笑到最后?

隨著各大快餐品牌集體進京,北京快餐市場的競爭明顯加劇,品牌之間更是開啟了“大亂斗”模式。而這,也讓北京快餐市場發(fā)生一系列微妙的變化……

南城香領銜主演,狂卷“價格戰(zhàn)”

向來以穩(wěn)健發(fā)展著稱的南城香,2023年年中突然開啟了價格戰(zhàn),先是用“3元早餐自助”打響了京城快餐價格戰(zhàn)的第一槍,一時間西少爺肉夾饃、田老師紅燒肉、嘉和一品等北京本土快餐品牌被迫卷入戰(zhàn)局。

隨后,南城香又上線了“37.9元的小火鍋自助”,引爆了新一輪的價格戰(zhàn),殺傷面之大,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如今在北京餐飲圈內,南城香儼然成了“行業(yè)公敵”,不僅是快餐同行,連不少正餐品牌都將其視為對手。

過去,南城香一直堪稱低調,2023年開始卻明顯高調了許多,除了主動挑起價格戰(zhàn),創(chuàng)始人汪國玉也頻頻在自媒體上喊出“南城香不懼價格戰(zhàn)”“南城香價格還能繼續(xù)往下降”等話語。

圖片來源:翟彬 攝

當“隱形冠軍”不再“隱形”,競爭者紛至沓來。2023年7月,西少爺肉夾饃的創(chuàng)始人孟兵就表示,“要打就打更強的”,聲稱要通過主動降價“奪取南城香30%的早餐市場”。

北京本土的另一個快餐品牌 “陽陽中國飯”更是全套模仿南城香的戰(zhàn)略,全時段+區(qū)域為王(大部分門店都在大興區(qū)),在選址上也采取了貼著南城香開店的策略。

剛剛進京不久的超意興,扎根社區(qū)+極致性價比”的打法和南城香如出一轍。人均14塊錢一頓飯,8塊錢的“把子肉”是頭牌,免費的“法式玉米濃湯”是靈魂。

消費群體重疊,背靠背開店,接下來超意興能否用“魔法打敗魔法”,南城香是否會用新一輪的價格戰(zhàn)反擊,現(xiàn)在還不得而知。

可以確定的是,2024年北京快餐市場“沒有最卷,只有更卷”。

密集開店、貼身肉搏,“卡位戰(zhàn)”打響

過去的一年里,北京的快餐品牌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密集開店。以筆者所在的北京常營商圈為例,3公里范圍內分布著5家南城香、4家米村、4家西少爺、3家醉面、2家魚你在一起、2家霸蠻……

門店加密的主要原因在于加盟連鎖品牌的急速擴張。以米村為例,截至目前其在北京的門店總數(shù)超過了100家,排在所有進駐城市的第一名,北京門店數(shù)量一年之內暴漲了2倍。比如,龍湖長楹天街購物中心有2家米村,一路之隔的常營華聯(lián)居然還有1家,三家店相隔不過百米。

圖片來源:翟彬 攝

隨著北京快餐門店的飽和度越來越高,在優(yōu)質點位的爭奪上,連鎖品牌的優(yōu)勢會愈加明顯,未來小連鎖、單店的生存空間將會被進一步被壓縮,直至退出市場。

“單品爆款”退流行,快餐集體“渣男化”

極致內卷下,幾乎所有的快餐品牌都在干同一件事,那就是:把品類做寬。

醉面增加了小鍋菜和炸串;武圣羊湯升級成了西北面;魚你在一起、桃娘小火鍋賣起了冒烤鴨;霸蠻從“常德米粉”直接變身“湖南小炒”;阿香米線最“離譜”,除了主打的米線外,還賣起了肉夾饃、涼皮、煲仔飯、蓋飯、鍋貼、砂鍋……

在上一個“單品為王”的周期里,大家都靠著爆款起家,如今“只靠爆品打天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快餐品牌們的邊界感正在消失,品類越做越寬。

“老實人”越來越少,“渣男”越來越多,大家不再堅守“簡單、專注”,而是向著“滿足消費者的一站式需求”的方向而努力,只要能吸引更多的客流,只要能提升客單和復購,不惜到同行的碗里搶飯吃。

2024年,快餐賽道的五大趨勢

事實上,北京快餐大亂斗,不過是全國快餐市場的一個極致縮影。

根據(jù)紅餐產(chǎn)業(yè)研究院發(fā)布的《小吃快餐品類發(fā)展報告2023》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全國小吃快餐市場規(guī)模達到8,237億元,同比增長12.6%,突破萬億指日可待。在萬億市場的巨大機遇下,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消費降級的大趨勢下,哪怕是剛需、高頻的快餐也面臨著客流下滑,營收減少的困境;另外,咖啡、奶茶盛行的“9塊9效應”同樣傳導到了快餐,低價競爭比比皆是,打折促銷更是常態(tài),行業(yè)內卷加劇,客單價不斷下調,企業(yè)的毛利越來越低。

在此背景下,筆者大膽預測,2024年快餐市場將呈現(xiàn)以下五大趨勢:

趨勢1:“窮鬼套餐”常態(tài)化,快餐進入“微利時代”

回顧2023年,快餐的關鍵詞只有一個:“降價”。

“周一麥當勞會員日,周二達美樂披薩打七折,周三漢堡王9.9套餐,周四肯德基瘋狂星期四,周五華萊士快樂星期五買一贈一”,周一到周五,總有一款“窮鬼套餐”適合你。

不止是洋快餐天天打折,中式快餐也加入了戰(zhàn)局。

被網(wǎng)友戲稱“月薪2萬,依然吃不不起”的老鄉(xiāng)雞在北京、上海等地區(qū)已經(jīng)把團購套餐低到了最低13.1元,妥妥的打骨折;在消費升級背景下瘋漲起來的“新拉面?zhèn)儭币查_啟了“降降降”模式,在美團、抖音等平臺,張拉拉一碗拉面的價格已經(jīng)降到了13.9元,與街邊的蘭州拉面?zhèn)兿嗖顭o幾。

定位中高端面館的和府撈面,也通過價格分層策略進行調價。目前,和府主要產(chǎn)品的價格區(qū)間在25-108元。對比過去,其放大了20-30元的產(chǎn)品矩陣,同時升級了產(chǎn)品品質,以提升整體的性價比。

圖片來源:和府撈面

根據(jù)《2023中國中式餐飲白皮書》顯示,幾乎所有的快餐品類都在降價。麻辣燙類客單價從27元降到了26元,面條類從24元降到了23元,米粉米線類從20元降到了19元……

降價的直接后果就是快餐品牌的利潤堪比紙薄。

相關信息顯示,老鄉(xiāng)雞的毛利率只有16.47%,老娘舅的毛利也降到了18.94%,而超意興每份10元快餐的純利潤更是只有“可憐”的7毛錢??觳鸵呀?jīng)成為“彎腰撿鋼镚”的賽道,“微利”已是行業(yè)常態(tài),2024年這個趨勢只會進一步加劇。

趨勢2:“快餐小炒”受追捧,預制菜也會有人愛

今年年初,“小炒”在北京突然爆火。

鄉(xiāng)村基北京首店飯點排號是常態(tài),緊鄰鄉(xiāng)村基,同期開業(yè)的老長沙大食堂,其生意跟鄉(xiāng)村基不分高下;在兩家店的不遠處,是剛剛升級完成的“湘式小炒”的霸蠻,人氣一樣很旺。

圖片來源:翟彬 攝

不僅在北京,筆者近期在天津、西安等地考察時發(fā)現(xiàn),“湘式蓋碼飯”的生意也都異?;鸨???梢哉f,2024年,“小炒”幾乎可以提前預定一個“年度熱門品類”的席位了。

在過去的一年里,越來越多的快餐品牌打出“不用預制菜”的口號,像是鄉(xiāng)村基北京首店開業(yè)的圍擋上,就寫著醒目的八個大字:“拒絕復熱、新鮮現(xiàn)炒”,狠狠地刷了一波好感。

小炒如此受歡迎,是不是就沒人吃預制菜了呢?

米村拌飯告訴了我們答案。這個被網(wǎng)友戲稱為“連蔥花都是預制”的現(xiàn)象級品牌,6年時間內門店數(shù)量突破了1000家。在北京,米村拌飯很多門店的客流從中午到晚上從不間斷,連外賣的單店月銷也都在3000+??蛦蝺r30+的米村拌飯,完美詮釋了什么是“你不嫌我窮,我也不嫌你low”。

圖片來源:翟彬 攝

所以說,餐廳要生存,老百姓要省錢,預制菜黃不了。以米村為代表的“極致供應鏈模型”成為大批快餐品牌追逐的目標,用最低的成本、在流量最高的購物中心、做極致性價比。

但是,快餐市場并非只有預制菜一條路可走,以鄉(xiāng)村基為代表的“反供應鏈模式”,力圖用“鍋氣”打動消費者,同時保持平價策略,即“快餐正餐化”,通過提升了產(chǎn)品口味和消費感受,進而換取客戶的口碑和高復購、彌補了成本和效率的不足。

2024年,消費在降級,也在分級,吃飽選“米村”,吃好選“小炒”,消費頻次的多少主要看消費者的荷包。

趨勢3:“全時段”將成為快餐品牌的必選項

2024年,快餐品牌既有增加營收、拉高坪效的內在需求;也有面對競爭,建立差異化、增加用戶粘性的外在壓力,因此,做“全時段”將不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

在過去的一年里,不斷有快餐品牌加入“全時段餐飲”行列:遇見小面推出了“九塊九下午茶”,還在每天17點以后上線“飲品買一贈一”的夜市特惠;原本做熏雞醬肉的紅功夫,干脆轉型成了全時段社區(qū)餐飲,頗有模仿南城香的意味,甚至還把轉型后的首店直接開在了南城香首店的斜對面。

在全時段里,“早餐”這個“剛需中的剛需”,也成了快餐品牌最先發(fā)力的點。

西少爺推出了“早餐0元”的活動,旨在打通早餐時段,完成全時段的轉型;田老師紅燒肉推出了“3元不限量”早餐,6種口味的湯和粥暢吃;南城香啟動“早餐倍增計劃”,目標是單店早餐時段銷售額不低于1萬塊錢;“一日三餐 必選鄉(xiāng)村基”,這個全新的slogan加上北京首店里出現(xiàn)的“現(xiàn)包包子”的明檔,明確表達了鄉(xiāng)村基要做早餐,要做全時段的決心。

趨勢4:土、洋漢堡快餐必有一戰(zhàn)

2023年堪稱“新中式漢堡”爆發(fā)的元年,近10個品牌拿到了共計數(shù)億元的融資。塔斯汀、林堡堡、龍堡(原“賈國龍中國堡”)等品牌崛起, 憑借著從餡料、餅皮,到口味、視覺上的全面“中國化”,開創(chuàng)了全新的快餐品類。

不僅如此,在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等洋快餐的夾擊下,“新中式漢堡”還完成了突圍,門店數(shù)量井噴。以塔斯汀為例,短短四年時間其門店數(shù)量已經(jīng)逼近7000家。

圖片來源:塔斯汀

過去一年,隨著高線市場飽和,肯德基制定了“下鄉(xiāng)撈金”的計劃,如今肯德基在二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占比為59%,而且還在不斷向鄉(xiāng)鎮(zhèn)下沉。

相比之下,塔斯汀則加速在高線城市布局,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塔斯汀一口氣在北京開出了20多家新店。不僅如此,塔斯汀所進駐的城市排名中,廣州、重慶、武漢、深圳、成都五個一線城市分列前五,“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局面正在形成。

整體來看,本土漢堡快餐品牌和洋品牌的市場已經(jīng)開始嚴重重疊,接下來“新中式漢堡”與“洋快餐”之間必有一戰(zhàn)。隨著消費降級的到來,性價比將成為影響消費決策的決定性因素,土洋快餐們在各條戰(zhàn)線上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趨勢5:社區(qū)不再是避風港,社區(qū)餐飲轉投商場懷抱

疫情三年,社區(qū)餐飲的價值被重新發(fā)掘?!胺€(wěn)定的客群+低廉的房租+靈活的經(jīng)營方式”,讓社區(qū)成為巨大的流量洼地和最具穩(wěn)定性的渠道。

紫光園三年新開了100多家直營店,一個10㎡的檔口創(chuàng)造了單日營業(yè)額6萬元;“坪效之王”南城香2023年營收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15億元;紅荔村、吉祥餛飩、袁記云餃等品牌也在社區(qū)里取得了爆發(fā)性成長。

2023年開始,人們又重新回到了商場,社區(qū)的客戶被分流,價格戰(zhàn)也隨之打響,社區(qū)不再是快餐品牌的避風港。好的點位越來越稀缺,報復性開店導致房租不斷上漲,社區(qū)餐飲的優(yōu)勢不再那么明顯。

去年8月,南城香首家商場店——大興龍湖店開業(yè),對于靠社區(qū)發(fā)家的南城香來說,大興龍湖店似乎承載著南城香更大的“野心”。

“商場店比社區(qū)店更容易掙錢,我們以后要進商場,相當于降維打擊?!蹦铣窍銊?chuàng)始人汪國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做出上述表示。

不僅是南城香,筆者觀察到不少社區(qū)餐飲品牌都開始試水商場。購物中心為了豐富餐飲業(yè)態(tài),通過優(yōu)質品牌給商場引流,也開始降低了準入門檻,不僅歡迎社區(qū)餐飲入駐,而且還拿出了“一層”這樣的黃金點位。

2024年,社區(qū)餐飲對于購物中心不再是單相思,而是雙向奔赴。

2024,快餐到底該怎么干?

北京一家專注海南米粉的品牌創(chuàng)始人告訴筆者,他們所在的購物中心里,樓上的正餐品牌紛紛在負一層擺攤做試吃,然后再用低價團購引流到樓上堂食,正大光明地搶起了快餐們的生意。

快餐品牌們不僅要面對同行的瘋狂內卷,還要面對中餐們的跨界打劫。一個個扎心的事實告訴我們:2024年快餐這門生意可能會比2023年更難做。

那么,2024年快餐到底該怎么干?

首先,還是要練內功。不管環(huán)境怎么變,自己的節(jié)奏不能亂。夯實供應鏈能力,降本增效;強化線上獲客、數(shù)字化選址、會員運營的能力;組織力一定要創(chuàng)新,該分錢分錢,該放權放權……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補齊短板,未來的品牌都得是“六邊形戰(zhàn)士”。

其次,重新找準自己的定位。未來快餐發(fā)展的大方向一定是“品質快餐”,而入場券是“極致性價比”。在此基礎上,有三條路可供玩家選擇:有米村的“極致供應鏈”模型,也有南城香/超意興代表的“社區(qū)+全時段”模型,還有鄉(xiāng)村基/老鄉(xiāng)雞代表的,用地方菜或者單品類為突破口,先單品后全品,先地方后全國,先單時段后全時段的模型。

最后,理性對待“價格戰(zhàn)”。從去年開始大家都在說“極致性價比”,但是,“極致性價比”并不能簡單粗暴的理解為“便宜”。

即便艱難,我們還是要堅定地“拒絕低品質降價,追求高質量增長”。因為用“降價熬死對手”的想法實在過于簡單了!沒有合理的利潤企業(yè)怎么走下去?靠犧牲產(chǎn)品質量去降價能有回頭客嗎?你便宜,別人不便宜嗎,這市場上難道還缺便宜的產(chǎn)品嗎?

不能靠降低食材品質來打價格戰(zhàn),而是要降本增效,比如優(yōu)化供應鏈SOP,調整門店動線,加速出餐速度;比如簡化服務,數(shù)字化點餐;比如降低包材和裝修標準,上炒菜機器人減少人工等等。

總結一句話:只有堅持做“難且正確的事情”才能生存,只有高質量、低欲望的品牌才能在存量博弈的市場中穿越周期,市場也終將屬于長期主義者!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北京快餐“諸神之戰(zhàn)”背后,暗藏2024快餐市場的5大趨勢

2024年快餐到底該怎么干?

文|紅餐網(wǎng) 翟彬

編輯|洪君

眾所周知,北京是名副其實的“卷都”,尤其對于快餐來說,可謂是強敵環(huán)伺,既有號稱“坪效之王”的南城香,又有“社區(qū)餐飲標桿”紫光園,更有霸蠻、西少爺、嘉和一品等一眾本土快餐品牌。

剛剛過去的2023年,超意興、鄉(xiāng)村基、方中山胡辣湯等全國各地的區(qū)域快餐龍頭集體進京,更是直接引爆了北京快餐市場,引發(fā)外界對北京快餐市場的大討論。

今天,筆者將會剖析“北京快餐大亂斗”背后的底層邏輯,拆解2024快餐生意的五大“不可逆”趨勢!

先拋出結論:

2024年,快餐這門生意一定會比2023年更難做。只有堅持做“難且正確的事情”才能生存,只有高質量、低欲望的品牌才能在存量博弈的市場中穿越周期,市場也終將屬于長期主義者!

帝都快餐大亂斗,誰能笑到最后?

隨著各大快餐品牌集體進京,北京快餐市場的競爭明顯加劇,品牌之間更是開啟了“大亂斗”模式。而這,也讓北京快餐市場發(fā)生一系列微妙的變化……

南城香領銜主演,狂卷“價格戰(zhàn)”

向來以穩(wěn)健發(fā)展著稱的南城香,2023年年中突然開啟了價格戰(zhàn),先是用“3元早餐自助”打響了京城快餐價格戰(zhàn)的第一槍,一時間西少爺肉夾饃、田老師紅燒肉、嘉和一品等北京本土快餐品牌被迫卷入戰(zhàn)局。

隨后,南城香又上線了“37.9元的小火鍋自助”,引爆了新一輪的價格戰(zhàn),殺傷面之大,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如今在北京餐飲圈內,南城香儼然成了“行業(yè)公敵”,不僅是快餐同行,連不少正餐品牌都將其視為對手。

過去,南城香一直堪稱低調,2023年開始卻明顯高調了許多,除了主動挑起價格戰(zhàn),創(chuàng)始人汪國玉也頻頻在自媒體上喊出“南城香不懼價格戰(zhàn)”“南城香價格還能繼續(xù)往下降”等話語。

圖片來源:翟彬 攝

當“隱形冠軍”不再“隱形”,競爭者紛至沓來。2023年7月,西少爺肉夾饃的創(chuàng)始人孟兵就表示,“要打就打更強的”,聲稱要通過主動降價“奪取南城香30%的早餐市場”。

北京本土的另一個快餐品牌 “陽陽中國飯”更是全套模仿南城香的戰(zhàn)略,全時段+區(qū)域為王(大部分門店都在大興區(qū)),在選址上也采取了貼著南城香開店的策略。

剛剛進京不久的超意興,扎根社區(qū)+極致性價比”的打法和南城香如出一轍。人均14塊錢一頓飯,8塊錢的“把子肉”是頭牌,免費的“法式玉米濃湯”是靈魂。

消費群體重疊,背靠背開店,接下來超意興能否用“魔法打敗魔法”,南城香是否會用新一輪的價格戰(zhàn)反擊,現(xiàn)在還不得而知。

可以確定的是,2024年北京快餐市場“沒有最卷,只有更卷”。

密集開店、貼身肉搏,“卡位戰(zhàn)”打響

過去的一年里,北京的快餐品牌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密集開店。以筆者所在的北京常營商圈為例,3公里范圍內分布著5家南城香、4家米村、4家西少爺、3家醉面、2家魚你在一起、2家霸蠻……

門店加密的主要原因在于加盟連鎖品牌的急速擴張。以米村為例,截至目前其在北京的門店總數(shù)超過了100家,排在所有進駐城市的第一名,北京門店數(shù)量一年之內暴漲了2倍。比如,龍湖長楹天街購物中心有2家米村,一路之隔的常營華聯(lián)居然還有1家,三家店相隔不過百米。

圖片來源:翟彬 攝

隨著北京快餐門店的飽和度越來越高,在優(yōu)質點位的爭奪上,連鎖品牌的優(yōu)勢會愈加明顯,未來小連鎖、單店的生存空間將會被進一步被壓縮,直至退出市場。

“單品爆款”退流行,快餐集體“渣男化”

極致內卷下,幾乎所有的快餐品牌都在干同一件事,那就是:把品類做寬。

醉面增加了小鍋菜和炸串;武圣羊湯升級成了西北面;魚你在一起、桃娘小火鍋賣起了冒烤鴨;霸蠻從“常德米粉”直接變身“湖南小炒”;阿香米線最“離譜”,除了主打的米線外,還賣起了肉夾饃、涼皮、煲仔飯、蓋飯、鍋貼、砂鍋……

在上一個“單品為王”的周期里,大家都靠著爆款起家,如今“只靠爆品打天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快餐品牌們的邊界感正在消失,品類越做越寬。

“老實人”越來越少,“渣男”越來越多,大家不再堅守“簡單、專注”,而是向著“滿足消費者的一站式需求”的方向而努力,只要能吸引更多的客流,只要能提升客單和復購,不惜到同行的碗里搶飯吃。

2024年,快餐賽道的五大趨勢

事實上,北京快餐大亂斗,不過是全國快餐市場的一個極致縮影。

根據(jù)紅餐產(chǎn)業(yè)研究院發(fā)布的《小吃快餐品類發(fā)展報告2023》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全國小吃快餐市場規(guī)模達到8,237億元,同比增長12.6%,突破萬億指日可待。在萬億市場的巨大機遇下,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消費降級的大趨勢下,哪怕是剛需、高頻的快餐也面臨著客流下滑,營收減少的困境;另外,咖啡、奶茶盛行的“9塊9效應”同樣傳導到了快餐,低價競爭比比皆是,打折促銷更是常態(tài),行業(yè)內卷加劇,客單價不斷下調,企業(yè)的毛利越來越低。

在此背景下,筆者大膽預測,2024年快餐市場將呈現(xiàn)以下五大趨勢:

趨勢1:“窮鬼套餐”常態(tài)化,快餐進入“微利時代”

回顧2023年,快餐的關鍵詞只有一個:“降價”。

“周一麥當勞會員日,周二達美樂披薩打七折,周三漢堡王9.9套餐,周四肯德基瘋狂星期四,周五華萊士快樂星期五買一贈一”,周一到周五,總有一款“窮鬼套餐”適合你。

不止是洋快餐天天打折,中式快餐也加入了戰(zhàn)局。

被網(wǎng)友戲稱“月薪2萬,依然吃不不起”的老鄉(xiāng)雞在北京、上海等地區(qū)已經(jīng)把團購套餐低到了最低13.1元,妥妥的打骨折;在消費升級背景下瘋漲起來的“新拉面?zhèn)儭币查_啟了“降降降”模式,在美團、抖音等平臺,張拉拉一碗拉面的價格已經(jīng)降到了13.9元,與街邊的蘭州拉面?zhèn)兿嗖顭o幾。

定位中高端面館的和府撈面,也通過價格分層策略進行調價。目前,和府主要產(chǎn)品的價格區(qū)間在25-108元。對比過去,其放大了20-30元的產(chǎn)品矩陣,同時升級了產(chǎn)品品質,以提升整體的性價比。

圖片來源:和府撈面

根據(jù)《2023中國中式餐飲白皮書》顯示,幾乎所有的快餐品類都在降價。麻辣燙類客單價從27元降到了26元,面條類從24元降到了23元,米粉米線類從20元降到了19元……

降價的直接后果就是快餐品牌的利潤堪比紙薄。

相關信息顯示,老鄉(xiāng)雞的毛利率只有16.47%,老娘舅的毛利也降到了18.94%,而超意興每份10元快餐的純利潤更是只有“可憐”的7毛錢??觳鸵呀?jīng)成為“彎腰撿鋼镚”的賽道,“微利”已是行業(yè)常態(tài),2024年這個趨勢只會進一步加劇。

趨勢2:“快餐小炒”受追捧,預制菜也會有人愛

今年年初,“小炒”在北京突然爆火。

鄉(xiāng)村基北京首店飯點排號是常態(tài),緊鄰鄉(xiāng)村基,同期開業(yè)的老長沙大食堂,其生意跟鄉(xiāng)村基不分高下;在兩家店的不遠處,是剛剛升級完成的“湘式小炒”的霸蠻,人氣一樣很旺。

圖片來源:翟彬 攝

不僅在北京,筆者近期在天津、西安等地考察時發(fā)現(xiàn),“湘式蓋碼飯”的生意也都異?;鸨???梢哉f,2024年,“小炒”幾乎可以提前預定一個“年度熱門品類”的席位了。

在過去的一年里,越來越多的快餐品牌打出“不用預制菜”的口號,像是鄉(xiāng)村基北京首店開業(yè)的圍擋上,就寫著醒目的八個大字:“拒絕復熱、新鮮現(xiàn)炒”,狠狠地刷了一波好感。

小炒如此受歡迎,是不是就沒人吃預制菜了呢?

米村拌飯告訴了我們答案。這個被網(wǎng)友戲稱為“連蔥花都是預制”的現(xiàn)象級品牌,6年時間內門店數(shù)量突破了1000家。在北京,米村拌飯很多門店的客流從中午到晚上從不間斷,連外賣的單店月銷也都在3000+??蛦蝺r30+的米村拌飯,完美詮釋了什么是“你不嫌我窮,我也不嫌你low”。

圖片來源:翟彬 攝

所以說,餐廳要生存,老百姓要省錢,預制菜黃不了。以米村為代表的“極致供應鏈模型”成為大批快餐品牌追逐的目標,用最低的成本、在流量最高的購物中心、做極致性價比。

但是,快餐市場并非只有預制菜一條路可走,以鄉(xiāng)村基為代表的“反供應鏈模式”,力圖用“鍋氣”打動消費者,同時保持平價策略,即“快餐正餐化”,通過提升了產(chǎn)品口味和消費感受,進而換取客戶的口碑和高復購、彌補了成本和效率的不足。

2024年,消費在降級,也在分級,吃飽選“米村”,吃好選“小炒”,消費頻次的多少主要看消費者的荷包。

趨勢3:“全時段”將成為快餐品牌的必選項

2024年,快餐品牌既有增加營收、拉高坪效的內在需求;也有面對競爭,建立差異化、增加用戶粘性的外在壓力,因此,做“全時段”將不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

在過去的一年里,不斷有快餐品牌加入“全時段餐飲”行列:遇見小面推出了“九塊九下午茶”,還在每天17點以后上線“飲品買一贈一”的夜市特惠;原本做熏雞醬肉的紅功夫,干脆轉型成了全時段社區(qū)餐飲,頗有模仿南城香的意味,甚至還把轉型后的首店直接開在了南城香首店的斜對面。

在全時段里,“早餐”這個“剛需中的剛需”,也成了快餐品牌最先發(fā)力的點。

西少爺推出了“早餐0元”的活動,旨在打通早餐時段,完成全時段的轉型;田老師紅燒肉推出了“3元不限量”早餐,6種口味的湯和粥暢吃;南城香啟動“早餐倍增計劃”,目標是單店早餐時段銷售額不低于1萬塊錢;“一日三餐 必選鄉(xiāng)村基”,這個全新的slogan加上北京首店里出現(xiàn)的“現(xiàn)包包子”的明檔,明確表達了鄉(xiāng)村基要做早餐,要做全時段的決心。

趨勢4:土、洋漢堡快餐必有一戰(zhàn)

2023年堪稱“新中式漢堡”爆發(fā)的元年,近10個品牌拿到了共計數(shù)億元的融資。塔斯汀、林堡堡、龍堡(原“賈國龍中國堡”)等品牌崛起, 憑借著從餡料、餅皮,到口味、視覺上的全面“中國化”,開創(chuàng)了全新的快餐品類。

不僅如此,在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等洋快餐的夾擊下,“新中式漢堡”還完成了突圍,門店數(shù)量井噴。以塔斯汀為例,短短四年時間其門店數(shù)量已經(jīng)逼近7000家。

圖片來源:塔斯汀

過去一年,隨著高線市場飽和,肯德基制定了“下鄉(xiāng)撈金”的計劃,如今肯德基在二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占比為59%,而且還在不斷向鄉(xiāng)鎮(zhèn)下沉。

相比之下,塔斯汀則加速在高線城市布局,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塔斯汀一口氣在北京開出了20多家新店。不僅如此,塔斯汀所進駐的城市排名中,廣州、重慶、武漢、深圳、成都五個一線城市分列前五,“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局面正在形成。

整體來看,本土漢堡快餐品牌和洋品牌的市場已經(jīng)開始嚴重重疊,接下來“新中式漢堡”與“洋快餐”之間必有一戰(zhàn)。隨著消費降級的到來,性價比將成為影響消費決策的決定性因素,土洋快餐們在各條戰(zhàn)線上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趨勢5:社區(qū)不再是避風港,社區(qū)餐飲轉投商場懷抱

疫情三年,社區(qū)餐飲的價值被重新發(fā)掘?!胺€(wěn)定的客群+低廉的房租+靈活的經(jīng)營方式”,讓社區(qū)成為巨大的流量洼地和最具穩(wěn)定性的渠道。

紫光園三年新開了100多家直營店,一個10㎡的檔口創(chuàng)造了單日營業(yè)額6萬元;“坪效之王”南城香2023年營收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15億元;紅荔村、吉祥餛飩、袁記云餃等品牌也在社區(qū)里取得了爆發(fā)性成長。

2023年開始,人們又重新回到了商場,社區(qū)的客戶被分流,價格戰(zhàn)也隨之打響,社區(qū)不再是快餐品牌的避風港。好的點位越來越稀缺,報復性開店導致房租不斷上漲,社區(qū)餐飲的優(yōu)勢不再那么明顯。

去年8月,南城香首家商場店——大興龍湖店開業(yè),對于靠社區(qū)發(fā)家的南城香來說,大興龍湖店似乎承載著南城香更大的“野心”。

“商場店比社區(qū)店更容易掙錢,我們以后要進商場,相當于降維打擊?!蹦铣窍銊?chuàng)始人汪國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做出上述表示。

不僅是南城香,筆者觀察到不少社區(qū)餐飲品牌都開始試水商場。購物中心為了豐富餐飲業(yè)態(tài),通過優(yōu)質品牌給商場引流,也開始降低了準入門檻,不僅歡迎社區(qū)餐飲入駐,而且還拿出了“一層”這樣的黃金點位。

2024年,社區(qū)餐飲對于購物中心不再是單相思,而是雙向奔赴。

2024,快餐到底該怎么干?

北京一家專注海南米粉的品牌創(chuàng)始人告訴筆者,他們所在的購物中心里,樓上的正餐品牌紛紛在負一層擺攤做試吃,然后再用低價團購引流到樓上堂食,正大光明地搶起了快餐們的生意。

快餐品牌們不僅要面對同行的瘋狂內卷,還要面對中餐們的跨界打劫。一個個扎心的事實告訴我們:2024年快餐這門生意可能會比2023年更難做。

那么,2024年快餐到底該怎么干?

首先,還是要練內功。不管環(huán)境怎么變,自己的節(jié)奏不能亂。夯實供應鏈能力,降本增效;強化線上獲客、數(shù)字化選址、會員運營的能力;組織力一定要創(chuàng)新,該分錢分錢,該放權放權……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補齊短板,未來的品牌都得是“六邊形戰(zhàn)士”。

其次,重新找準自己的定位。未來快餐發(fā)展的大方向一定是“品質快餐”,而入場券是“極致性價比”。在此基礎上,有三條路可供玩家選擇:有米村的“極致供應鏈”模型,也有南城香/超意興代表的“社區(qū)+全時段”模型,還有鄉(xiāng)村基/老鄉(xiāng)雞代表的,用地方菜或者單品類為突破口,先單品后全品,先地方后全國,先單時段后全時段的模型。

最后,理性對待“價格戰(zhàn)”。從去年開始大家都在說“極致性價比”,但是,“極致性價比”并不能簡單粗暴的理解為“便宜”。

即便艱難,我們還是要堅定地“拒絕低品質降價,追求高質量增長”。因為用“降價熬死對手”的想法實在過于簡單了!沒有合理的利潤企業(yè)怎么走下去?靠犧牲產(chǎn)品質量去降價能有回頭客嗎?你便宜,別人不便宜嗎,這市場上難道還缺便宜的產(chǎn)品嗎?

不能靠降低食材品質來打價格戰(zhàn),而是要降本增效,比如優(yōu)化供應鏈SOP,調整門店動線,加速出餐速度;比如簡化服務,數(shù)字化點餐;比如降低包材和裝修標準,上炒菜機器人減少人工等等。

總結一句話:只有堅持做“難且正確的事情”才能生存,只有高質量、低欲望的品牌才能在存量博弈的市場中穿越周期,市場也終將屬于長期主義者!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