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毒眸
在《故鄉(xiāng),別來無恙》即將播至結(jié)局的時候,我們在米未的排練室見到了史策。
“有人在嗎?怎么沒人理我?”聲稱自己是“I人”的史策橫沖直撞地走進來,對著一樓右側(cè)的工位區(qū)喊了一句——這是喜劇演員迅速為自己切換的“工作狀態(tài)”。
在《故鄉(xiāng)》里,史策演帶貨主播“茍丹丹”,戴著黑色齊劉海的假發(fā),有各種奇形怪狀的漂亮耳飾,和“好像和其他人不在一部劇里的”、極富戲劇性的故事。“茍丹丹”的出現(xiàn),讓很多因為《一年一度喜劇大賽》而認識史策的人感到意外——一個喜劇演員,“竟然真的會演戲”。
(茍丹丹(史策飾)
此前,史策被大家所知道的角色,是《你好,李煥英》里的一個配角,只有幾句臺詞。也是在她上了喜劇大賽之后,大家才發(fā)現(xiàn),原來里面那個“李煥英的同事”,是史策演的。
再往前,是只有在她被認識之后,才有機會講出來的故事:12歲離開故鄉(xiāng)牡丹江,獨自一人來到北京上學(xué);畢業(yè)后順利成為話劇演員,演了很多場話??;想要轉(zhuǎn)型做影視演員,卻發(fā)現(xiàn)面試的成功率低到難以想象。
(史策在《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中)
過去演話劇時,沒感受過什么是“沒戲拍的日子”,每一出戲都記得滾瓜爛熟,什么類型的戲都能演到女一號。在決定轉(zhuǎn)型做影視演員之后,那些過去只是在那里等著她撞過來的機會,突然變得怎么都抓不住。
現(xiàn)在回過頭看,好像是在人生的某個十字路口,史策選擇拐向了那條紅燈更多的路。從“話劇演員”到“演員”,當(dāng)中的過程比想得還要長。
現(xiàn)在給“演員史策”下一個精確的定義還為時尚早。從這里出發(fā),后面的故事還很難預(yù)測——而這正是吸引史策踏上這條路的原因。
以下是史策的講述:
大概在去年四月份的時候,我收到了《故鄉(xiāng)》前十幾集的劇本。當(dāng)時我還在想,發(fā)了這么多,讓我面試哪段呢?后來跟我說不用面試,讓我先看看角色。
因為之前都是要面試才能得到一個角色,所以還挺意外的。畢竟我是喜劇出來的,演一個長篇劇集,感覺對方或多或少也會有點擔(dān)心吧,沒想到還挺信任我的,這種信任讓我覺得很興奮。
可能我給導(dǎo)演一種茍丹丹的感覺吧,但我覺得我本人和茍丹丹差距挺大的,里面有好幾場戲,都是“反史策”的。像她一上來就遇到伴侶出軌,雖然我沒遇到過這種情況,但我肯定不會像她那么果斷,我是比較優(yōu)柔寡斷的,而且特別害怕沖突,我必須先逃避,然后再想一下這事兒怎么辦。
(《故鄉(xiāng),別來無恙》劇照(圖源:豆瓣)
看劇本的時候,我覺得茍丹丹是個很“抓馬”的人,我最近才知道這個詞兒的意思。這個劇本里每個人都是比較接地氣的,但茍丹丹稍微有點不一樣,她身上發(fā)生了太多事情了。作為演員,對這樣的角色肯定是有沖動的,但同時也有擔(dān)心,我很害怕她會有點“不招人喜歡”。
這是我拍的第一部長劇集,我確實在塑造人物上有“自私”的一面,想讓觀眾喜歡。所以我給這個角色加了一點喜感的東西,希望能沖淡她的苦澀感。
情緒的遞進很重要,劇本里是不會寫情緒的。在一個比較生活流的、輕喜劇風(fēng)格的故事里,茍丹丹的事件卻發(fā)生得如此之快,而且都是不好的事情,在情緒的輸出上就要有分配,否則如果一出現(xiàn)新的事兒就掉眼淚,長時間看會有點疲勞。
(《故鄉(xiāng),別來無恙》劇照(圖源:豆瓣)
其實大事兒發(fā)生在人身上的時候,人是不會瞬間崩潰的,比如她經(jīng)歷了很多事之后,有一天回家發(fā)現(xiàn)沒帶鑰匙,可能會在那個時刻崩潰。我一直認為,成年人的情緒是很有節(jié)制的。所以我需要演的是這種克制。
我就想到了我自己,因為我平時不是很愛跟別人分享我發(fā)生的事情和我的心情,所以我想著可能茍丹丹也會這樣。畢竟她已經(jīng)三十多歲了,人到了一定年齡之后,心智會比較成熟。再加上這么多事情同時碾過來,她也會選擇不說,只給身邊的人展現(xiàn)自己陽光的一面。
茍丹丹是我在喜劇大賽之后,注入“史策”本人最多的角色,我對她的感情也非常深。中間有一段時間,我感覺拍得都有點抑郁。
生活中我不是愛哭的人,前兩天我爸媽看了一場劇里我跟父母哭的戲,我媽跟我說,“我從來沒見你跟我這么哭過。”我能感覺她語氣有點失落,我就說,“那不是演戲嗎,我也沒經(jīng)歷這些事兒啊,好好的人干嘛哭成那樣。”
可能每個演員演戲時候用的勁兒都不一樣,反正我是每次演完大的感情戲后,就會感覺很抑郁,因為雖然一部分情感被釋放出去了,但那些跟史策本人無關(guān)。每次哭完回到酒店自己呆著,感覺像人格分裂一樣,好像什么東西把史策掏空了,很難受。
有一場戲拍完后,我難過了兩三天,微信也不回,也不愿意跟人說話。我很少發(fā)朋友圈,那天我在朋友圈里發(fā)了一張史努比的圖,文案是“會好的”,因為我想讓自己趕緊恢復(fù)到原來的狀態(tài)。我以前見到朋友的時候,是會盡可能調(diào)動氛圍的人,但那幾天就真不行。
過去我在工作中還是比較理性的,包括演話劇的時候,也會輸出一些自己的情感,但我會告訴自己,上班要忘掉自己,下班后要做回自己。但是《故鄉(xiāng)》影響到了我的生活。
尤其是拍到后期的時候,那些天我都不知道自己在難過什么,直到我進下一個劇組的前一周,我還是有點開心不起來,真的不知道為什么。但我很愛這部戲的原因也是這個,我第一次擁有了這樣的體驗。
讓觀眾哭或者讓觀眾笑,或是我能展現(xiàn)出多高超的演技,這些都不是我最想做的事兒。我就是希望演完一個角色,大家能相信她在世界上真的存在,并且喜歡她,而且大家在看這個戲的時候能覺得舒服。
這和之前演喜劇一樣,如果某個包袱會讓觀眾笑,但會讓一部分人不舒服,我就會把它舍棄掉。因為演戲不是演給自己看的,要在意別人的感受。沒有人會數(shù)某個喜劇讓他笑了十次還是十五次,只要整體能讓人感到舒服,對我做演員這件事來說,就很有成就感了。
我12歲就來北京了,我有個親姐姐,她就在北京上學(xué)。五年級的時候,我才開始學(xué)舞蹈,想說考一下舞蹈學(xué)院附中試試,最后就被歌舞專業(yè)錄了。
當(dāng)時也沒想別的,就覺得我姐去了,那我也得去。因為她比我去得早,能明顯感覺到我姐來北京之后的變化,她跟我說的很多東西我都沒聽過,就連她說話都沒東北口音了,我就想,哇塞,我也得這樣。
在北京一直待到上大學(xué),再到畢業(yè)之后那兩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很輕易就能獲得一些機會,可能人真的很看運氣。
大三的時候,我的老師有一部話劇,叫《招租啟示》,之前的兩個女演員都沒有時間演下一輪了,老師就讓我來試試。這是個四個人的小劇場話劇,當(dāng)時老師一直不在,老演員們也都很忙,大家真正湊在一起聯(lián)排的時間只有最后兩天。
后來我也再沒遇到過這么棘手的情況,一般都得全員排個五六天再上臺的。當(dāng)時我還沒畢業(yè),一點舞臺經(jīng)驗都沒有。我不停地上廁所,太害怕了,太緊張了。而且我們學(xué)校沒有三面舞臺的劇場,第一次在這種舞臺上演,我都嚇?biāo)懒耍?80度無死角。
所有東西都是不熟悉的,而且一直在被說,這個地方演得有問題,那個地方演得有問題。當(dāng)然,他們說的有些確實是對的,但我當(dāng)時接受起來很困難。因為我在學(xué)校的時候,一直覺得自己還挺好的,至少在表演這方面沒自卑過。
突然從學(xué)校那個環(huán)境出來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是個廢人,一點兒都不會演戲,每句話都是錯的。我當(dāng)時有點崩潰,感覺畢業(yè)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演話劇也是件很恐怖的事。直到《招租啟示》演到第二輪,我才真正覺得,好像有那么一點“會演”了。
我現(xiàn)在都不敢回想第一場演出,我覺得就是很差。其實也沒出什么錯,但我就感覺整場自己的注意力都不集中,非常緊張。
不過,后來我沒有繼續(xù)演話劇,是因為上臺對我來說開始沒感覺了。一開始會緊張,后來慢慢地不緊張了,開始發(fā)現(xiàn)自己會出錯,再后來,我能在臺上很快地把那個錯誤化解掉,讓觀眾看不出來,這種應(yīng)變能力還能讓我覺得有點成就感。
到最后,也不是說自己完全沒問題了,但以當(dāng)時那個能力,有點找不到新的成就感,演話劇這件事兒對我來說不再刺激了。之前敲三遍鐘的時候,每一遍都想上廁所,后來都感覺那鐘敲太慢了,一點兒緊張感都沒有。
話劇的新戲也越來越少,很多戲一遍一遍地演,到最后都會覺得沒什么意思。2016年的時候,我差不多演了兩年半話劇,那會兒就接不到新戲了,因為我們賺的是演出費、排練費,大部分還是老戲一直演。就是每天坐地鐵到地兒,點個麻辣燙或者蓋飯,排練,排完之后在組里吃個飯,再坐地鐵回去。
那個時候恰好接觸到一些影視演員,聽他們聊的時候,感覺好像跟我現(xiàn)在干的事兒完全不一樣,太奇妙了。如果想要做演員的話,應(yīng)該什么類型都要涉獵,就萌生了想嘗試一下做影視演員的念頭。
可能我在話劇領(lǐng)域的運氣確實挺好的,基本想演主角什么的都能演到。有了轉(zhuǎn)型的念頭之后,一開始也沒什么渠道,后來排一個話劇的時候,認識了饒曉志導(dǎo)演,他就跟我聊,說他要做一個公司,推廣話劇演員,我們都可以又能演電影電視劇,又能演話劇。
后來就開始面試一些劇組。其實我之前想過可能會不那么順利,因為我的條件其實沒那么好,我一直對自己的長相挺沒自信的。演話劇也是覺得反正離觀眾很遠,大家也不知道我長什么樣。剛開始決定拍戲那會兒,流行那種瓜子臉、高鼻梁、大眼睛,跟我完全不搭邊,就感覺自己長得“挺吃虧”的。
好幾次面試,演完之后自己覺得還挺好,結(jié)果人家問我,“你為什么會這么演?”我答不上來,一下就變得很局促,就開始解釋。他們當(dāng)時可能是那么想我的,“你怎么能用‘你覺得’來演戲呢?”
有一次試一段分手的戲,設(shè)定是我特別喜歡那個男孩兒,他沒那么喜歡我,那時候這種劇很多,現(xiàn)在時代變了。他要出國上學(xué),就要跟我分開,我就跟他說,“對,你就應(yīng)該走,不應(yīng)該留在這兒,我早就這么覺得了?!鳖愃七@種臺詞吧,我就一直笑著演的,特開心。
(史策(右)在《透明俠侶》中)
導(dǎo)演就問我,你怎么會這么演?你是在祝福他嗎?我說對啊,我肯定是祝福,他就說,那你不難受嗎?我說我肯定難受啊,但我不想讓他感受到,我不是很愛他嗎?就不能給他壓力。感覺導(dǎo)演就有點理解不了我的想法,他可能覺得世界上沒有這樣的人。
每次試戲完沒下文之后,我就開始自我反省。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懶。有些人接到戲,可能要做功課,比如古裝、民國戲這種的,就要找那個時期的資料去看。
但我接觸不到這些類型的劇,可能是發(fā)型先入為主了,反正能去試的基本都是都市題材。我的準(zhǔn)備工作頂多就是觀察一下我要演的職業(yè),比如演個白領(lǐng),我就找個單位看一眼,上班的人是啥樣的,體驗一下早高峰晚高峰,最多也就到這兒了。
(史策在《無名之輩》中飾演郭夢露)
這可能是我的習(xí)慣,我不太喜歡接收很多信息,也很少上網(wǎng),我看劇都不喜歡開彈幕。我更喜歡跟身邊的人聊天,我很喜歡觀察他們講自己的事兒的表情。有一次我跟一個朋友聊天,聊到她喜歡的男孩,她就很害羞,做了一個單挑眉的表情,很輕微的,當(dāng)時我就想,我得記住這個表情,以后演害羞的時候可以用上。
我就通過這些方式開始研究表演,原來總怕自己表達不明白,一直想該怎么演,但現(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其實就那么一下,挑個眉,就能演得非常精準(zhǔn)。因為劇本是死的,但你和人面對面說話的時候,他的語氣、表情,甚至他的停頓,都是下意識的,而且是真實的。
收到喜劇大賽邀約的時候,我正在錄別的節(jié)目,他們發(fā)了微博私信,開始我覺得是騙子,就放著沒管,后來很多做喜劇的朋友都收到了,我才感覺好像是真的。以前我有點兒害怕這種比賽之類的事兒,但當(dāng)時感覺可能也是個機會,要不確實是沒機會了。
今年我正好三十歲,還是會有點兒不一樣的感覺,好像在二十多這個階段還沒待夠,突然就三十了。但也就是這么一想,不會真的做出什么重大的改變,我感覺我這個人就屬于沒什么夢想,也沒有很長遠的規(guī)劃,沒什么目標(biāo)是非得要實現(xiàn)的。
(史策在《世上最美的女人》中)
即便在當(dāng)時完全接不到戲的時候,我也不會去到處看組訊,因為我感覺這樣也會給經(jīng)紀(jì)人壓力。我朋友跟我說,可以發(fā)一些訊息給經(jīng)紀(jì)人,有一次我隨手看到一個消息,我就發(fā)給她,她就幫我推了,我反而挺別扭的,好像我多不信任她似的,后來我就再也不發(fā)了。
我可能更習(xí)慣為了具體的事努力,比如今天安排了一項工作,接了一個新角色,那好,我現(xiàn)在開始努力。在喜劇大賽時候也是,導(dǎo)演組會說,你們想想還有什么儲備,為下一期本子先做準(zhǔn)備。我就會覺得,我得先過了眼前這一關(guān),你告訴我下一個選題是什么,我再開始準(zhǔn)備下一期。
我也不去想五年以后史策會怎么樣,別說五年了,一年后的事兒我都不想?,F(xiàn)在就是感覺還沒演夠,因為每一部戲、每個角色都是新的,每天拍的東西也都是新的,我對自己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挺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