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我們不應從全球供應鏈撤離,相反,應當深化供應鏈合作?!?/p>
11月6日,必和必拓首席商務官潘文怡在第六屆進博會虹橋國際經(jīng)濟論壇期間表示,該公司始終倡導自由開放的全球貿(mào)易,并將其視為促進各國經(jīng)濟增長、減少貧困和提高全球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推動力。
她同時提及,當世界面臨復雜挑戰(zhàn)之際,供應鏈韌性也會備受考驗,所有的供應商對此都深有體會,新冠疫情無疑暴露了全球供應鏈在疫情前已經(jīng)存在的不足。
“在后疫情時代,我們經(jīng)常聽到類似的觀點:國家和企業(yè)應該尋求供應鏈的多元化和自給自足,還有人提出制造業(yè)回流、近岸外包、增加庫存、建立冗余等措施?!迸宋拟Q,這些想法在理論上看似合理,但實際上必將大幅增加供應鏈的復雜度,拖累成本效率,進而削弱競爭優(yōu)勢。
“現(xiàn)在不是從全球供應鏈撤離的時刻?!痹谂宋拟磥?,只有深化和客戶以及供應商的合作,才能不斷加強供應鏈韌性。
她舉例稱,在疫情期間,必和必拓與中國的客戶和供應商開展了更加密切的協(xié)作,將疫情對各自業(yè)務的影響降至了最低。
必和必拓是全球礦業(yè)巨頭,總部位于澳大利亞。今年是必和必拓對華出口鐵礦石50周年,累計出口量已突破30億噸。
潘文怡還就增強供應鏈韌性建議稱,提高其透明度是重要舉措之一。
“信息透明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確定投入的來源和產(chǎn)出的去向。”她表示,在供應鏈中落實精細化的可追溯機制,不僅有助于對供應鏈可能面臨的風險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及時消除供應鏈中的瓶頸,還有助于評估價值鏈上的碳排放足跡和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潘文怡還建議,應通過制定明確的標準,提供必要的推動力,共同推動整個供應鏈在ESG標準和碳減排方面的積極變革。同時,在構建韌性供應鏈的進程中,還必須秉承統(tǒng)一的原則。
“建立供應鏈韌性的基本前提是機制健全、自由開放、價格透明的市場環(huán)境。唯有如此,才能讓市場參與者樹立信心,加大資本投入提高生產(chǎn),從而滿足市場的需求?!迸宋拟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