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覽商業(yè) 胡杰斌
編輯|薛向
開店數量增加,連鎖咖啡開始卷營銷了。
8月炎夏過去了,連鎖咖啡品牌們開店數量有所提升。8月以來壹覽商業(yè)統(tǒng)計的21家連鎖咖啡品牌新開店與上月相比增加602家,環(huán)比增加49.3%。
01 行業(yè)整體情況
從整體開店數量看:2023年8月份,國內21家連鎖咖啡品牌一共新開門店1823家?,F存門店一共34552家。
從新店開業(yè)情況看:庫迪咖啡開店數量已達月均千店,8月庫迪咖啡新開1409家門店,環(huán)比增長55%其余咖啡品牌的開店數量與上月相比具有小幅度變化,幸運咖依舊維持7月排名第二的位次,8月新開89家門店環(huán)比增長45.9%。星巴克本月則以71家的開店數量超越麥咖啡來到第三位,而此前7月開店第三的瑞幸8月以來僅僅開了40家門店,環(huán)比下降21.5%。除此之外咖啡其他咖啡品牌開店數量也有變化,總體來看變化幅度并不算大。值得注意的是,以M stand、Tims咖啡為首的一系列咖啡中間品牌的新開店數量連月以來雖然新開店數量并未有過百或千家店的增長,但基本上按照自己的規(guī)劃進行有序開店,由此可見大規(guī)模的擴張計劃并不適用于所有品牌。
從連鎖咖啡門店現存數量來看:目前咖啡品牌門店數量排名較上月依舊沒有太大變化,門店數量排名前三的依舊是瑞幸(10292家)、星巴克(7428家)、庫迪(5544家)。
02 行業(yè)新動態(tài)
來伊份旗下來咖咖啡正式升級為獨立品牌
8月初,零食品牌來伊份宣布正式將旗下咖啡品牌“來咖”升級為獨立品牌,并發(fā)布了全新品牌LOGO,來伊份表示初期“來咖”將在來伊份門店以店中店的形式開設,未來會發(fā)展成為獨立門店。來伊份方面稱,“來咖”目前已登錄上海、浙江、江蘇等400家門店?!皝砜А卑l(fā)布當天便推出了9.9元新店促銷活動,咖啡產品主要有生椰咖啡、拿鐵等飲品。
檸季收購太平洋咖啡意欲香港市場
8 月 21 日新京報報道,有消息表明華潤有意出售旗下咖啡連鎖品牌太平洋咖啡,買方為手打檸檬茶品牌檸季,預計該筆交易金額為 3 億元— 5 億元。針對此消息,檸季方面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不予置評。8月21日晚,華潤創(chuàng)業(yè)新聞發(fā)言人對此事回應稱,不評論市場傳聞。
對于檸季來說,太平洋咖啡悠久的歷史對于檸季進軍香港有的莫大的幫助,同時太平洋咖啡門店數量也能幫助檸季在香港市場發(fā)展。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太平洋咖啡在中國擁有的309家門店其中123家門店都在中國香港,相較于其他咖啡品牌太平洋咖啡在香港市場的知名度更高一些。如果檸季收購太平洋咖啡,那么憑借著太平洋咖啡悠久的歷史以及在香港的123家門店,檸季進入香港市場會比同行業(yè)其他玩家更具優(yōu)勢。
麥咖啡不甘心當麥當勞的陪襯
9月4日,香港麥當勞手機APP公開宣布,從9月5日起旗下250家門店菜單中的凍/熱優(yōu)質濃香咖啡及優(yōu)質即磨咖啡等咖啡產品將會停止售賣,同時以上產品將免費升級為麥咖啡的即磨黑咖啡。此次香港改換菜單則很大程度上能為后續(xù)麥咖啡解決以上問題提供參考。因為這些問題的關鍵要點在于獨立發(fā)展。而在中國二十多年的發(fā)展中,用戶對于麥咖啡的品牌心智并未形成。無法形成品牌心智,與同類型品牌的競爭便無法占據優(yōu)勢。如果將麥咖啡的產品全面鋪進香港250家麥當勞店鋪中,這就意味著麥當勞可以通過此舉來將麥咖啡鋪進香港消費者的心中。如果反映良好,那么在未來中國內地市場中復刻此次動作也不是不可能。
時尚品牌盯上咖啡快閃店
據價值星球Planet報道,8月,美國運動品牌Vans與咖啡店品牌GREEN HOUSE在廣州開設“GREEN VANS 限時咖啡店”;而此前6月份,國際奢侈品牌LV(路易威登)和中國咖啡品牌Manner在上海開出聯(lián)名限時書店,除了售賣圖書和咖啡,消費滿580元還可獲贈印有LV logo的帆布包,成為社交平臺的熱議話題。
03 新趨勢
連鎖咖啡品牌打響各類“咖啡+”營銷
8月以來,越來越多的咖啡品牌開始將目標瞄向咖啡+營銷。
對于連鎖咖啡品牌來說,門店規(guī)模目前已經不再是最重要的戰(zhàn)略方向,在此種背景下,打造形式多樣的營銷活動吸引新用戶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咖啡品牌所關注的重點,而以咖啡+為代表的跨界成為近一個月來咖啡品牌們營銷的熱門方向。
此前瑞幸咖啡+茅臺的聯(lián)名出新,讓瑞幸咖啡賺足了眼球,據數據顯示,瑞幸醬香拿鐵推出單日銷量突破500萬杯,瑞幸聯(lián)名茅臺相關話題更是霸榜各類社交媒體。
對于咖啡品牌來說咖啡的受眾是固定的,而引入一些新的品牌與其達成戰(zhàn)略合作,則能夠為咖啡品牌帶來新的受眾增量。除了瑞幸,庫迪咖啡推出了庫迪咖啡+大米的組合,目標直指瑞幸咖啡,而其他品牌也針對自身的品牌調性采取了不同樣的聯(lián)名營銷方式。
然而,雖然跨界聯(lián)名對于品牌來說是一種不錯的營銷方式,但是其中的存在的風險也需要品牌正視,在近些年中各種跨界案例翻車事件不在少數。
究其原因還是在于對自身品牌定位以及聯(lián)名合作品牌沒有形成良好的認識。對于大多數企業(yè)來說聯(lián)名并不是什么難事,但是如何依據自身定位以及品牌發(fā)展策略制定合理的營銷方案,這才是每個品牌在聯(lián)名中所要重點考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