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旭
界面新聞編輯 | 翟瑞民
“夏季我國氣溫達到歷史次高,可能受到人類活動和自然變率的共同作用,其中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背景可能起到較大的貢獻?!?/span>
2023年9月5日,中國氣象局舉行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今年夏季天氣氣候特點情況并對9月氣候趨勢進行預測。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指出,今年夏季,我國氣候總體雨少溫高。
賈小龍介紹,夏季全國平均降水量320.2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3.5%,主要多雨區(qū)在我國東北和華北地區(qū),中東部降水總體呈“北多南少”分布。全國共有220個國家氣象站日降水量達到極端事件監(jiān)測標準,其中江蘇灌云、廣東英德等43站日降水量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
“國家氣候中心”官方微信9月2日曾發(fā)文表示,全國平均降水量總體偏少,但空間分布差異大。全國共有220個國家氣象站日降水量達到極端事件監(jiān)測標準,其中江蘇灌云(348.2毫米)、廣東英德(335.5毫米)、湖南保靖(316.9毫米)等43站日降水量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
國家氣候中心尤其指出,華北、東北等地階段性強降水引發(fā)嚴重暴雨洪澇災害,出現“旱澇急轉”。夏季,我國共發(fā)生17次暴雨過程,其中7月29日至8月1日為特強暴雨過程。
具體來看,6月1日至7月28日,華北大部降水明顯偏少,華北中南部和河北北部部分地區(qū)偏少5-8成,并多高溫天氣,河北北部、山西西部等地出現不同程度氣象干旱。7月20日,華北地區(qū)中旱以上氣象干旱面積達最大,為18.9萬平方公里。7月29日至8月1日,華北大部出現歷史罕見強降水過程,北京西南部、河北中部和西南部等地累計降雨量350-600毫米,局地700-800毫米,最大累計降雨量達1003毫米(河北邢臺臨城縣);100毫米以上降雨面積17萬平方公里。
今年夏季全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二高。賈小龍指出,2023年夏季(6-8月),全球陸地平均氣溫15.2℃,較同期氣候平均(14.7℃)偏高0.6℃,為1961年以來氣溫第3高的夏季。6-8月,我國大部地區(qū)氣溫接近常年到偏高,平均氣溫為22.0℃,較常年同期(22.3℃)偏高0.8℃,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2高,僅次于2022年夏季(22.3 ℃)。
“北京、河北、海南、新疆氣溫均為歷史同期最高,天津、山東為第二高,山西、寧夏、廣東、云南為第三高?!辟Z小龍說。
而且,夏季高溫日數多、極端性強。賈小龍指出,全國共352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極端事件監(jiān)測標準,其中69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據悉,今年夏季我國共發(fā)生13次高溫過程,其中6月29日至7月2日、7月5-16日為全國型高溫過程。
除卻全球變暖背景導致夏季氣溫偏高外,賈小龍解釋,6月份在貝加爾湖附近出現阻塞高壓,也導致我國北方地區(qū)出現異常高溫;7-8月份,貝加爾湖及鄰近地區(qū)高度場偏強,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總體偏強,南亞高壓偏強,造成我國大部地區(qū)氣溫持續(xù)偏高。
我國今年夏季氣溫達到歷史次高,是否與厄爾尼諾有關?賈小龍指出,夏季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厄爾尼諾狀態(tài),預計于秋季形成一次中等以上強度的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發(fā)生后通過海氣相互作用,影響到熱帶和熱帶外環(huán)流,對全球和我國氣候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其影響關系比較復雜,因此不能簡單理解厄爾尼諾對氣候的作用,這其中有復雜的非線性關系。
臺風方面,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章建成介紹,截至9月5日8時(北京時間),今年南海-西北太平洋海域共有12個臺風生成,臺風生成個數比歷史同期偏少2個,其中4個臺風登陸我國,包括“泰利”7月17日、“杜蘇芮”7月28日、“蘇拉”9月2日、“???月3日,比歷史同期偏少1個。
“雖然生成和登陸我國臺風個數偏少,但強度偏強,路徑復雜,影響范圍廣,致災風險高,其中5號臺風‘杜蘇芮’深入內陸造成北方極端暴雨嚴重災害,11號臺風‘海葵’9月3日登陸臺灣后,今天早晨再次先后登陸福建和廣東,預計‘??捌錅p弱后的殘留系統(tǒng)將橫穿廣東和廣西,在上述地區(qū)將持續(xù)4日之久,8日前后減弱消散,將給福建、廣東、廣西帶來暴雨到大暴雨?!闭陆ǔ商貏e強調,9月仍然是臺風活躍季節(jié),未來10天,還將有臺風生成和發(fā)展,需要我們高度重視臺風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