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育產業(yè)生態(tài)圈 楊雨蒙
編輯|李祿源
今年夏天,價值大幾千萬甚至過億歐元的球員轉會層出不窮——1.166億歐的賴斯、1.16億歐的凱塞多、1.03億歐的貝林厄姆、1億歐的凱恩、9000萬歐的格瓦迪奧爾……各大聯賽球隊用真金白銀砸出了一場精彩的「軍備競賽」,夸張的金額也不斷刷新著人們對于球員身價的認知。
而其中位列領先位置的,無疑是英超聯賽。
01 27.85億歐轉會破紀錄,英超開啟新的「金元時代」?
27.85億歐——這是截至當地時間9月1日轉會窗口關閉,20支英超俱樂部支出的轉會費總額,創(chuàng)造了轉會市場上新的紀錄。相比之下,中超「十年金元足球」的總轉會投入也僅是這個數字的一半。
上一次英超聯賽的投入高峰是六年前的2017年,彼時英超的總轉會花費達到了16.14億歐元,隨后在各種因素影響下投入逐年下滑,直到去年這項紀錄才被打破。而今年,夏窗轉會費的紀錄再一次被刷新了。
數據來源:德轉
這一轉會支出紀錄,足以讓英超聯賽與歐洲其他競爭者進一步拉開差距。要知道,西甲、意甲、德甲、法甲這四大聯賽轉會費支出分別是4.05億歐、8.51億歐、7.47億歐、9.01億歐,總和也只是近乎與英超聯賽相當。
如果以2000萬歐元為分界線,英超俱樂部在今夏轉會市場花費超過這一金額的球員有50名。作為對比,西甲僅有皇家馬德里引進英格蘭中場貝林厄姆一筆簽約達到這一標準。
在夏窗轉會費排名前十的球員榜單中,英超更是占了6名,超過一半。
不僅如此,總計27.85億歐的轉會支出,也讓英超聯賽20支俱樂部的平均支出金額達到了1.39億歐,同樣創(chuàng)下新高。望向未來,這或許也只是一個開始,甚至可以稱作是新常態(tài)的起點。
眾所周知,英超球隊吸金能力十足——根據德勤數據,英超球隊21-22賽季平均收入達到了2.75億鎊,這也是他們敢于砸錢引援的底氣所在。
然而當我們回溯十年前,英超球隊的平均收入也只有目前的一半不到,約為1.26億鎊。十年之間收入翻倍,英超聯賽是怎么做到的?
02 揮金如土,英超球隊的錢從哪里來的?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聯賽整體和球隊個體來進行拆分。
首先從聯賽整體來看,2016年英超聯賽結束了與巴克萊銀行長達15年的合作關系,決定不再尋求新的冠名贊助商,而是采用「清潔」品牌策略,只使用自己的名稱和標志。
這一決策也直接使得英超聯賽脫離了束縛,讓其能夠擁有包括服裝配飾、消費品、飲料、能源、公共事業(yè)、金融服務、媒體和技術等不同行業(yè)的獨家行業(yè)合作伙伴關系,其商業(yè)收入也直線暴漲。
截至目前,英超聯賽擁有EA Sports、Barclays、Budweiser、Hublot、Nike、Oracle、Panini Sorare、Avery Dennison共10家供應商或合作伙伴。這些品牌每年會為英超聯賽提供超1億英鎊的贊助收入,與之對比的是西甲聯賽剛與EA簽署的冠名贊助,每年3000萬歐元,不到英超聯賽的1/3。
圖源:英超官網
其實在近年來歐洲足球聯賽的較量中,英超早已經脫穎而出,成為最具商業(yè)吸引力的賽事。根據德勤發(fā)布的《Annual Review of Football Finance》數據顯示,英超聯賽在2021-22賽季共計創(chuàng)造了55億英鎊的收入,超過了西甲和德甲聯賽的總和。
其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轉播收入。2021年,與天空體育(Sky Sports)、BT體育、亞馬遜Prime Video和BBC體育達成了一份為期三年、價值50億英鎊的國內媒體版權協議,該協議將持續(xù)到2025年。
而據《泰晤士報》報道,在2022年至2025年的媒體版權周期中,英超聯賽的海外合同價值增長了三成,達到53億英鎊,這也是英超的海外轉播權收入首次超過國內轉播權收入。英超國內外媒體版權價值總額則突破了100億英鎊的大關,成為迄今為止世界足壇金額最高的轉播權交易。
轉播收入是職業(yè)足球聯盟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也是反映其品牌價值和商業(yè)潛力的關鍵指標,球隊當然也是英超巨額版權收入的直接獲益者。這筆巨大的收入也更進一步刺激球隊進行投入,以獲得更好的成績和曝光度,從而拿到更多的分成和商業(yè)收入。
雖然英超聯賽尚未公布2022-23賽季轉播收入的官方分配數據,但據預測,作為冠軍獲得者的曼城將獲得約1.8億英鎊的收入分成,遠高于2021-22賽季的1.46億英鎊——僅此一項就相當于兩個法甲俱樂部的平均年收入。就算是在21-22賽季轉播收入最低的諾維奇隊,也有著近1億英鎊的分成。
圖源:@Man City
可觀的收入使俱樂部擁有了在聯賽生存并不斷發(fā)展的理由,也讓越來越多的小俱樂部渴望分得一杯羹以獲得更多的收益,這也是每年的英冠聯賽附加賽又被稱為「億鎊大戰(zhàn)」的原因。
而對于球隊來說,聯賽整體影響力的上漲也同樣為自身的商業(yè)贊助帶來顯著的幫助。
球衣贊助是球隊幾乎最大、也最重要的商業(yè)收入。adidas在本賽季與曼聯的球衣贊助續(xù)約價值達到每年9000萬英鎊,這也是全英超最高的球衣贊助金額;除了曼聯之外,作為阿森納的球衣贊助商,adidas與后者的贊助合同價值同樣高達6000萬英鎊。
此外,PUMA與曼城的球衣贊助合同為每年6500萬英鎊,而Nike與切爾西之間的合作,價格則與阿森納相當。
除了球衣贊助之外,另一項同樣重要的商業(yè)收入則來自于胸前廣告。
新賽季英超聯賽,20支俱樂部中有18家已經擁有了胸前廣告贊助商,只有切爾西和諾丁漢森林尚未達成協議。據報道,切爾西已經與Infinite完成了一份每年超4000萬英鎊的胸前贊助簽約,同為聯賽頂級球隊,利物浦球衣胸前廣告桑坦德銀行的贊助金額達到了每年5000萬鎊。
除去商業(yè)收入之外,英超球隊在歐戰(zhàn)中的成績也會帶來相當可觀的分成——打入歐冠聯賽也意味著下賽季能夠參與瓜分歐冠超20億歐元的收入分成。當然這一項分成與成績緊密掛鉤。
今年奪得歐冠冠軍的曼城隊能從歐冠這一項賽事中獲得高達1.27億歐元的收入。也正是因為這點,每賽季英超的爭四大戲甚至比爭冠還要精彩,歐冠聯賽參賽與否的收入差距輕松就能達到5000萬歐元。
可以看出,英超球隊的收入增加是推動其敢于「揮金如土」的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原因則是想要維持這樣的高收入,球隊也不得不保證相當的投入,當所有人都在進行軍備競賽的時候,只出不進必然會導致成績的不理想。
曾經的英超冠軍萊斯特城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上賽季轉會市場上,萊斯特城僅花費了1500萬歐元進行引援,最終結果就是在賽季結束時排名倒數第三,慘遭降級。
當然,巨額的投入也不一定會帶來與之匹配的成績。如何在清晰的策略指導下進行合理的布局,是俱樂部良性發(fā)展的關鍵——從上賽季開始,布萊頓不僅通過陣容調整幫助俱樂部實現了盈利,還創(chuàng)下了隊史最好成績,打入了歐聯杯賽事。
而作為英超「黑店」,海鷗在這個夏天再度售出6名球員,收入1.87億歐元,僅轉會這一項的盈利就達到了8925萬歐元。
同時,為了保障小俱樂部們的生存環(huán)境,英超聯賽還獨有一項名為「金色降落傘」的機制,即聯賽俱樂部在降級后的兩個賽季仍有保護性收入,第一年是英超每隊轉播權分成的55%,以謝聯上賽季為例,大約4400萬英鎊。這一機制也一定程度上保護了中小球會的利益。
但也有人認為這項制度是萬惡之源,降級球隊到了英冠獲得三年接近1億英鎊的補助,會打破英冠的競爭平衡。
在未來,英超會如何發(fā)展,這一次軍備競賽將會持續(xù)到什么時候?
03 良性發(fā)展還是泡沫?英超球隊投入需更加理性
在今年四月,英超聯賽宣布將針對未來的轉播計劃進行一次重大調整,每個賽季將增加60場比賽的直播。據《每日電訊報》報道,英超高層計劃在下一份國內媒體版權合同中,為轉播商提供更多比賽直播場次——每個賽季380場比賽中,直播場次由200場增加到260場。
此番增加比賽轉播場次,也是英超聯賽旨在為下一份國內媒體版權合同尋求增值。在2025年,英超聯賽將迎來新一輪的版權周期,據彭博社、SportsproMedia等多家外媒報道,蘋果計劃競購英超以及英冠聯賽的轉播權,將英格蘭足球比賽添加到其流媒體平臺Apple TV Plus上。
圖源:gizmochina
當然,作為現有版權的所有者,亞馬遜、BBC、天空體育等也在爭取與英超達成續(xù)約。據FrontSportsOffice預測,隨著蘋果等科技公司參與競標,2025年的英超聯賽的轉播收入有望超過58億英鎊。
同樣,在其他聯賽的競爭對手無法維持如此高投入的情況下,英超球隊或許能在新的歐冠聯賽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現有的歐冠聯賽將在2024-2025年進行改制,參加比賽的球隊數量將從32支增加到36支,這意味著比賽數量將由125場增至189場,小組賽階段將被聯賽階段取代——也稱為「瑞士模式」。
而英格蘭在其歐足聯積分的統(tǒng)治地位下將確定獲得1-2個額外的參賽名額,這對于英超聯賽的收入和競爭將帶來顯著的改觀。畢竟歐足聯希望,在新的歐冠聯賽模式下,俱樂部賽事收入增長約 33%。
圖源:The Athletic
此外,在FFP(財務公平法案)的影響下,英超聯賽的球隊在近些年里的轉會中更多地使用到了分期付款或攤銷合同簽約、以及加入解約金、回購條款、重獎金輕工資等復雜合約。這些條款的存在,均是球隊為了最大限度保證自身利益所做出的決定。
然而,英超聯賽的這般瘋狂投入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隱患,不論是參加歐冠的前五球隊與其余球隊之間,亦或者是英超聯賽和低級別聯賽之間的差距,都將越來越大。
據統(tǒng)計,繼去年夏天向英國以外的俱樂部支付了約10億英鎊的轉會費后,英超在今年冬窗又向英國以外的俱樂部支付了6.8億英鎊的轉會費。
但英格蘭的低級別聯賽體系就沒那么幸運了,幾乎沒有轉會費會從國內的聯賽等級階梯上流下來,22-23賽季英超聯賽的近20億鎊支出中只有2500萬英鎊花在了英足總EFL三個級別的球員身上,占比僅1.25%。
這一現象可能會導致基層發(fā)展出現問題,其自身的造血能力或許會被這一輪軍備競賽遭到打擊。
總的來說,英超不論是從聯賽還是從球隊個體,都有著巨大的吸金能力,同時,要想維持這一層級的收入,也不可避免地被這一軍備競賽所卷入其中。而如何更加理智的投入,或許會成為各支俱樂部更為值得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不過,根據現有情況,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英超依舊是世界足壇的最中心,也會在未來持續(xù)得到全世界足壇最大的關注和最高的收入。